【碳道专家】晏路辉:我购买的商品会产生多少碳足迹 – ideacarbon

晏路辉  · 2017-11-28 00:11 · 阅读量 · 1576

摘要:已经进入2017年11月的最后一周了,离2018年还有35天,万众期待的全国碳交易市场逐渐浮出水面,除了之前已经曝光的上海湖北平台的信息,最近也有一些新的消息流出,电力、水泥和电解铝三个行业启动重现曙光(水泥、电解铝行业的控排企业和服务机构可以重新做好准备了)。

已经进入2017年11月的最后一周了,离2018年还有35天,万众期待的全国碳交易市场逐渐浮出水面,除了之前已经曝光的上海湖北平台的信息,最近也有一些新的消息流出,电力、水泥和电解铝三个行业启动重现曙光(水泥、电解铝行业的控排企业和服务机构可以重新做好准备了)。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碳足迹,提到碳足迹,很多人会误解就是产品碳足迹,甚至很多人认为碳阻迹就是做产品碳足迹的,这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事实上,碳足迹涉及的面很广,除了产品层面外,组织层面的碳足迹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这篇原创的分享我们专注于产品层面的碳足迹。笔者对产品碳足迹的理解包括两层意思:计算以及披露。计算的动力来自于了解家底,发现问题,挖掘减碳空间;而披露的动力来自于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沟通,赢得市场机会。

产品碳足迹没有推动起来的主要原因

产品碳足迹讲了很多年,但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有动机并且愿意投入去开展产品碳足迹的企业仍然屈指可数。那么为什么产品碳足迹这些年没有做起来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几大原因:

1,品牌企业动力不足

大的品牌企业尽管这些年在宣传上也在重视低碳环保,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少之又少。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等大型品牌公司经常收到国内外环保NGO的抨击。

2,消费者认可度不高

环保低碳之于消费者似乎仍是奢侈品。“三分钟热度”后,一般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将低碳置于非常低的优先级。

3, 数据缺乏,企业自身无法计算

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的计算缺乏专业性支持以及数据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过去十年,我们看到国外有些机构曾经尝试突破,包括Tesco承诺在其货架产品上为每个产品贴上碳标签,结果也不了了之。那么,现在有什么改观吗?或者说不远的将来,产品碳足迹会有大的突破吗?笔者对此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如今开展产品碳足迹的有利条件

1,更多品牌企业开始重视低碳、披露碳足迹信息

前面说到的苹果从一个差等生,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低碳领域的标杆,包括像绿色和平这么“苛刻”的环保组织都开始称其为绿苹果了。

国内企业中,包括京东、阿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已经非常重视消费端的绿色低碳了,纷纷开始计算和披露其碳足迹和碳减排信息。

2,消费者认知明显提升

消费者认知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非碰到历史性的事件,而2012年底开始的雾霾应该就是这样的历史性的事件。之前原创文章的调研结果,也显示雾霾是最容易引起消费者共鸣的环保名词。

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之中,而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不光是自己“少开一天车”,“随手关灯”等身体力行的行为,还可以更进一步,通过低碳消费选择影响上游生产企业进行低碳转型,主动披露碳足迹信息。最高级别的绿色低碳,是来自于产品层面的绿色低碳,因为产品的产业链长,有传导性,影响力广。这非常类似于企业端,企业自己做好自身减排后或者已无多少减排空间,便可以开始考虑管理供应商的碳排放,通过绿色采购引导上游企业进行碳减排。

实体制造业开始复苏,在新零售新消费的新形势下,对于商家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新机会,手握低碳这张牌,赢得更大的市场。

3, 数据逐渐完善,专业机构越来越健全

数据仍然是产品碳足迹和碳披露的主要挑战。随着2013年中国开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深圳和湖北七个碳交易试点,随后又启动了四川和福建碳市场试点,越来越多的低碳专业机构被孵化出来,为包括控排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提供碳排放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专业机构的能力为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业务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同时随着碳交易的深入,国家相关的标准和碳排放因子数据陆续公布,这也为产品碳足迹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推行低碳产品认证工作,亿科、碳阻迹等机构也在利用其专业能力将产品碳足迹计算工作的门槛降低,包括软件的出台以及碳排放因子数据的公开。

可喜的是,笔者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消费端关注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的碳足迹信息,包括阿里京东等互联网电商都开始在绿色消费领域发力。由联合国环境署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起,碳阻迹参与开发的中国零售业可持续消费平台CRSCP逐渐发挥其价值,很多零售企业在CRSCP平台上可以找到低碳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案例,也有计算碳排放的工具。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机构开始了碳足迹计算以及认证的工作,以下是一些比较主流的产品碳足迹标签。

笔者将产品碳足迹标签分为两类:

  • 产品绝对碳排放-产品绝对碳排放标签,也就是最广泛意义的碳足迹标签

微信图片_20171128080531

(文港毛笔碳足迹)

  • 产品相对碳减排量-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相对于基准情景产生的碳减排量

微信图片_20171128080602

(普洱茶碳减排量)

微信图片_20171128080620

(昱庭公益基金会废纸回收利用产生的碳减排量)

提起产品碳足迹,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日用消费品的碳足迹。除了日用消费品的碳足迹,在工业领域其实也有很多行业可以计算碳足迹,并且有些行业已经开展了产品碳足迹的计算,比如水泥、钢铁等高排放行业,碳市场配额分配基准线的确立就很类似于产品碳足迹的计算。

还有金融服务业,尽管他们本身的碳排放很小,但是他们服务或者投资的机构的碳足迹与之密切相关,如果能很好的引导其服务和投资的企业,也算是名利双收。

另外一些二手交易互联网平台,比如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闲鱼、58赶集等都有充分的机会把平台产生的碳减排量核算出来,与碳普惠性质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对接,如蚂蚁森林、广东碳普惠、北京少开一天车等。

今后开展产品碳足迹会遇到的挑战以及应对建议


计算产品碳足迹以往是一件非常复杂、耗时耗力的工作,但现在呢?或许我们可以把产品碳足迹的过程分解简化,使之门槛降低,使企业可以通过调取数据自行计算产品碳足迹。

产品碳足迹计算一般遵循摇篮到大门或摇篮到坟墓或摇篮到摇篮的原则,根据具体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边界。如果计算全生命周期有难度,那就可以考虑计算一部分,先将工作开展起来,逐步深入和完善。

另外一个开展产品碳足迹的障碍来自于企业对披露产品碳足迹的信心不足。在披露碳足迹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披露绝对碳排放量也许有困难,因为也不了解行业基准,担心披露后会让大家觉得他们很高碳,起到反面教材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换个思路,计算每个产品相对于基准情景产生的碳减排量。

笔者之前分享的第二篇文章“个人碳交易或许将超过企业碳交易”里提到过一种“潜移默化的个人碳交易”。这种个人碳交易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产品碳足迹为基础的碳交易。文章提到了要做成这种碳交易最理想的实施方是大型互联网电商企业。而今我们欣喜地看到阿里巴巴在淘宝里已经实现了部分功能,笔者尝试了一下搜索“高露洁”以及“杜蕾斯”等商品,都有明显的“绿色包裹”的标识了。

微信图片_20171128080641

看来杜蕾斯不光是最近文案写得好,企业的绿色低碳csr也是做得很用心。对于电商平台的商品来说,其最容易计算碳足迹的部分是运输和包装环节。所以先从包裹领域突破,让消费者选择绿色包裹,也就代表了绿色选择走出了第一步,而消费者选择绿色包裹后,还能自动在蚂蚁森林里获得绿色能量,这就更有意义了。

当然,也可以根据产品碳足迹边界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不确定性为低碳产品进行评级或评分。首先我们应该鼓励披露,继而鼓励完整的披露,再鼓励精确完整的披露。

题外话:碳圈与蚂蚁森林团队的低碳互联网盛会

上周,碳圈十余位大咖与蚂蚁森林团队在湖畔大学举行了一天的研讨,主要关于蚂蚁森林的开放计划。蚂蚁希望将部分数据开放,赋能各地开展碳普惠项目,也希望接入更多的低碳场景,推动数字低碳城市进程。碳圈的半壁江山与互联网公司共话低碳互联网,意义重大。

在湖畔大学这一天的研讨会上,多位碳圈同仁都表示非常羡慕蚂蚁森林取得的成就。尽管靠碳圈人自己很难达到蚂蚁森林团队取得的用户量和影响力,但是笔者认为碳圈人从事的是0到1的过程,而蚂蚁团队有能力将这些想法和模式复制到100,覆盖超过2亿用户。蚂蚁森林是一个现象级产品,蚂蚁团队成员也都以蚂蚁森林产品为荣。而碳圈的朋友也都在这个极小的圈子里创造自己的奇迹,易碳家和碳道的微信文章下面能有广告,全民碳交易能有300万的访问量都堪称碳圈的现象级产品。

碳圈有一帮有情怀的人,情怀是什么?情怀是指有更好的职业选择,仍然对碳不离不弃。碳圈人不仅没有离开碳圈,还投入几百万想真正把低碳做起来。

关于产品碳足迹,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笔者认为应该从已有碳标签的产品出发,丰富应用场景,并通过降低产品碳足迹门槛,使得更多的产品可以计算出碳足迹信息。碳圈需要形成联盟,为产品碳足迹发力,体现自己的价值。

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离不了你的低碳行为,也更离不开你的低碳选择,而产品的碳足迹计算就是这一切的基础。

一点点进展:阿里、京东、绿色和平等机构都已经开始使用/调取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数据。相信专业,相信品质。

本文由作者授权碳道发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