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绿色电力合作发展路线图应分三阶段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电力综合规划

碳道小编 · 2018-09-07 16:09 · 阅读量 · 873

摘要: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合作中,减排减碳必定是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呼声逐步提高,能源转型步伐逐渐加快,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革命,发展绿色经济。近年来,中国清洁电力发展成效显著,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清洁高效煤电等产业技术装备、工程建设和投资运营等方面能力快速提升,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提高,为开展电力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9月4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发布了最新报告《“一带一路”电力综合资源规划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和预测了在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电力的强劲需求量。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未来电力需求将保持较高速增长,是目前“一带一路”电力合作的重点区域。报告提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规划中需开展电力综合资源规划(即国别电力综合资源战略规划),把电力供应侧与需求侧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要,减少化石电源过度开发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推动电力综合资源规划应用

据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贯穿欧亚大陆,地域面积大、人口多、资源储量丰富。但目前很多国家丰富的能源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合理地开发,能源和电力发展还处在相对粗放式的增长阶段。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国际业务部专责张瑞卿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生产量大,消费需求旺盛。以沿线64国为例,根据初步统计,人均用电量和人均装机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目前电力装机仍以火电为主,因此未来电力发展和绿色清洁转型潜力非常大。

对此,报告主张推动电力综合资源规划的应用,将供应侧和需求侧各种形式的资源作为整体进行规划,更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和投资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减少电力重复和过度建设投资、降低电网运营支出、提供可负担成本的普遍能源服务。在“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和国家的电力规划中,应重点考虑需求侧管理和节能的因素,开展综合资源规划。电力综合资源规划的目标是:提供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和可负担成本的普遍服务。

区域电网互联互通促进绿色清洁电力优先发展

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未来电力需求将保持较高速增长,是目前“一带一路”电力发展的重点区域。针对东南亚和南亚区域,报告结合各国电力相关规划资料,对未来电力需求进行了预测,2020年之前东南亚区域用电总量年均增速为5.7%,2020~2030年年均增速为4.5%;2020年之前南亚区域用电总量年均增速为6.9%,2020~2030年年均增速为4.8%。

据了解,东南亚区域源资源储量有限,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电力需求高涨,但由于电力基础设施欠发达、开发水平落后,电力供给缺口较大,可用电力与开发资金短缺。而南亚区域8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但经济增长较快,对进口能源依赖较大,未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南亚地区电力装机以水电和火电为主,核能和新能源发展非常缓慢,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供电短缺现象普遍存在。

张瑞卿补充说,东南亚和南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后劲强,目前很多国家电力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还未实现电力的可靠供应,未来电力项目建设合作空间较大。

对此,报告建议东南亚、南亚国家近期电力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电力覆盖率、普遍服务和供电可靠性。为实现电力资源的绿色开发,未来东南亚、南亚电力项目建设应因地制宜开发水电、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同时利用中国在清洁高效煤电方面成熟的技术、建设和运营优势,提升该区域火电机组的能效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

考虑东南亚、南亚等区域的能源资源禀赋和电力需求,在加强电源项目建设的同时,应同步完善各国电网主网架和配电网,在此基础上分区域、分阶段推动区域电网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清洁能源资源,例如大湄公河次区域丰富的水能资源,以此促进能源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对东南亚国家老挝以及南亚国家巴基斯坦做了重点分析。目前,老挝与周边国家之间共有31条跨境联网线路,其中与中国有4条输电线路。结合老挝的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建议该国以优先开发水电、适当发展火电为电源建设方针,同时推广经济可行的节能措施、方案和设备,引入中国在需求侧管理的相关经验,优化老挝的电力发展模式。

对于巴基斯坦的发展,报告提出,随着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陆续落地,巴基斯坦现阶段的电力供应需求已基本得到保证。为优化电力行业发展路径,未来可引入综合资源规划和需求侧管理的理念。报告建议中巴加强在需求侧管理方面的相关经验分享,在政府、企业和市场等层面重视需求侧管理和节能理念的推广和实施。与此同时,加强骨干电网建设,并积极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

“一带一路”绿色电力合作发展路线图

针对未来“一带一路”绿色电力合作发展路线,报告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实施的发展路线图。第一阶段主要针对能源资源丰富、未来电力发展潜力较大区域,如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优先开展新能源发电、电网互联互通等合作,促进电力绿色发展。

第二阶段应在总结已有绿色电力合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在电力发展基础较好、合作意愿较大的区域,如俄蒙、中亚和中东国家开展水电、电网互联互通、提高能效和清洁高效煤电等领域的合作。

第三阶段可进一步寻求参与中东欧和非洲国家的电源项目建设和电力升级改造和互联互通,推动相关国家电力绿色升级。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在‘一带一路’电力发展上,规划先行尤为重要。应根据各国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开展电力综合资源规划的研究。从战略的高度,合理利用供应侧与需求侧的资源,提升能效,在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前提下,使得整个规划的社会总成本最小,实现电力企业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并在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作用。”

国际能源署的研究表明,与投资可再生能源发展、甲烷减排、改革化石燃料补贴、减少低效煤炭使用这四大举措相比,提高能效对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最为显著,几乎等于另外四项措施效果的总和。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报告指出,中国在能效方面取得的进步为全球能效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富强认为,中国应积极分享其能效提升的有效举措和经验,以减少“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消耗,减少或避免兴建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火电厂。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合作中,减排减碳必定是重要内容。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