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应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碳道小编 · 2018-10-22 07:10 · 阅读量 · 1137

摘要:我们要在认可和支持低碳理念的同时进行低碳经济的实践,而不是只推行低碳经济的理念而不进行切实减排行动,也不能在理念不受认可时强制减排行动,前者是空洞的,后者是低效率的。

作者:Karen Liu, Formative Content作家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世界人口增长与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波尔丁就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警告人们不断消耗地球资源可能导致人类最终走向毁灭。1966年,他发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在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阐明了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出版《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绿色经济”这一概念。

 

2006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出版《B模式2.0:拯救地球延续文明》 一书,提出用新经济模式代替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换取发展的传统模式,被视为低碳经济的理论先声。

 

2003年, 英国政府发布《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报告,此后各国政府相继将以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为核心的低碳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


低碳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以减少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能源、实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等途径,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时减少40%到45%。

 

然而,立足国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仍然面临来自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与低碳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与法律法规约束、低碳观念与生活方式融合等多方面的挑战。

 

虽然我们可以针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每一项挑战提出具体的对策,但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作,不能依靠“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

 

从宏观的层面来说,我们需要把物质实践和思想意识的建设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一套发展低碳经济是“有利可图”的良性机制。


这意味着我们要在认可和支持低碳理念的同时进行低碳经济的实践,而不是只推行低碳经济的理念而不进行切实减排行动,也不能在理念不受认可时强制减排行动,前者是空洞的,后者是低效率的。


只有在正确的低碳意识的指导下才能更好的进行低碳经济建设,更好的低碳经济的实践反过来能够深化对低碳经济的认识,这是良性的循环。

 

建立起这种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在于如果将低碳理念付诸低碳实践,所以更重要的在于从微观层面来探讨如何建立一套发展低碳经济是“有利可图”的良性机制。

 

社会学和经济学一般认为,一项大的社会变革往往是被社会认为是“有利可图”的才会发生。要变革现在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一个道理只有低碳经济在理论上和现实上比现存的经济发展方式更为有利可图才能引导社会行为自发的发生。


理论上发展低碳经济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已经得到公认,因此制定一套同时兼顾短期和现实利益的制度机制,才能让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经济发展成为政府主导和企业自发的行为。



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官网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