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中国NGO吹起制冷绿色低碳化行动号角

碳道小编  · 2018-12-24 07:12 · 阅读量 · 1409

摘要:本次气候大会上中国NGO绿色制冷联盟的成立及绿色制冷倡议的发布是中国NGO推动中国绿色制冷进步的第一步,未来乐见更多NGO参与其中,共同创造中国绿色制冷的未来。

IPCC1.5度报告警示人们需要穷尽更多可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制冷的绿色低碳化作为一个新的议题在刚刚结束的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上有了较充分的讨论,尤其是中国NGO宣读了绿色制冷倡议,在全球舞台发出了中国声音。制冷听起来小众,实则关乎重大,是链接巴黎协定、蒙特利尔公约、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的跨界领域,蕴含着有可能避免全球升温0.5度的巨大减排机会。


图片说明:卡托维兹气候大会NGO绿色制冷倡议新闻发布会现场


气候大会上制冷议题引人注目


在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英国角的边会 “低碳制冷:创新、投融资和应用的规模化”上,制冷被喻为“气候变化房间中一头最大的大象”,显而易见却避而不见。制冷在人们生活生产中无处不在,但是整个制冷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其中包括提高制冷技术的能源利用效率,替换制冷剂为低气候影响物质,更重要的是满足制冷需求更多样化、低碳化的选择。理论上讲,热能和冷冻介质具有的“冷能”是指变温环境中粒子不规则物理运动所产生的能量。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系统,更多关注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储能技术,终端用能的电气化等,以电计量的温度需求耗能是一种二次能源服务,也因此忽视了更多围绕“冷能”物理传递的技术应用和创新或者更符合本地特征的制冷供需商业模式,挖掘制冷和减排的多种共赢方案。



图片说明:联合国“人人享有可再生能源”倡议的政策和项目总监GlennPearce-Oroz先生在绿色制冷边会上发言


同样在本次气候大会上一场由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创绿研究院、大自然保护协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绿色制冷和全球气候合作”边会上,联合国“人人享有可再生能源”倡议的政策和项目总监Glenn Pearce-Oroz先生指出:制冷不应该成为贫困人群的奢侈品。目前全球还有11亿人因缺少制冷条件,无法享受舒适的温度,更加安全和高质量的食物、药品和疫苗等,生存和健康受到威胁,而气候变暖使这一局面更加恶化。


气候变化领域在关注电力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制冷普惠和相应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由于人口众多,中国是制冷需求大国,也是制冷设备制造大国——空调产量占全球75%以上。


制冷需求无处不在且快速增加


制冷涵盖了通过人工方法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某一范围内的一切活动。从制冷需求上主要分为建筑室内制冷、固定式冷藏制冷、移动式制冷三大类,制冷设施可以分为空调和冷藏两大类(见图):


  • 建筑空间制冷需求(简称:建筑制冷需求),目的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室内环境舒适性,包括家庭、办公楼、商业设施和工厂厂房的各类空调的需求;


  • 固定式冷藏需求,是对家庭、办公、商业所使用的各种制冷装置,如冰箱、冰柜、冷库和数据中心等的制冷系统需求;


  • 移动式制冷需求,是对汽车空调装置和运输冷藏设备等的需求。


制冷几乎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相关,从农村到城市,从食品到卫生医疗,从工业到服务业,从传统产业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制冷行业发展直接影响着各行业生产效率,居民健康、饮食和工作效率,农民收入和城市生活品质。


图片说明:制冷应用类型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电力的普及,人们对舒适生活需求的提高,以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全球未来制冷需求将快速增加。根据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清洁制冷整体评估报告》,2050年全球制冷设备存量预计将从目前的36亿台快速增加到95亿台;2018-2050年期间,每秒新增19台制冷设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制冷的未来》报告预测,未来民用和商用建筑制冷量从2016年的11700GW增长到2050年的37000GW。中国和印度2050年的民用空调数量将超过20亿台。中国和美国两国的商用建筑制冷量占全球的50%左右。


制冷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份额最大


制冷行业的高速发展必然影响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实现。制冷行业有两个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一是与化石能源消费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建筑制冷和固定式冷藏制冷几乎全部依赖电力,而全球发电结构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移动式制冷是石油消费驱动型。也就是说,制冷行业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制冷需求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增加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二是氢氟烃类(HFCs)制冷剂泄漏。制冷剂是制冷设备用于进行热能传递的媒介,通过其蒸发和冷凝过程吸热和放热,直接影响着热效率。目前,制冷空调主要采用氢氟烃类(HFCs)制冷剂,这类物质具有很高的气候变温潜势,增加温室效应。


《清洁制冷整体评估报告》提出:2018年,全球制冷排放将为4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IEA参考情景中全球CO2当年排放的11.8%。从制冷行业的碳排放构成分析,建筑制冷占比为38%,移动式制冷和固定式制冷占比均为31%。


中国作为制冷设备的最大消费国、制造国和出口国,制冷行业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约占全球制冷相关排放的33%。若按照现有趋势发展,到2050年,全球制冷二氧化碳排放当量预测将达到8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约相当于中国2012年的能源相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9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制冷绿色低碳化意义重大


制冷行业如何发展无疑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 制冷是链接巴黎协定、蒙特利尔公约、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的跨界领域,蕴含着有可能避免升温0.5度的巨大减排机会。制冷的绿色低碳化将助力《巴黎协定》、《联合国2030议程》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各项目标的实现(见图)。


制冷绿色低碳化的目标是在推动制冷服务更便宜更舒适, 人人享有可持续制冷的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绿色低碳化的路径一方面需要对制冷技术和服务模式进行升级和更新,包括提高制冷设备的能源效率和HFCs制冷剂替代;此外,相关行业需要将减少制冷能源需求理念引入城市空间形态、建筑体设计、冷链供应网络中引导消费者行为改变;长期来看,需要围绕以“冷能”为核心的能源供需体系,推广各种经济可行的“冷能“回收利用技术,以及探索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等。



NGO联盟推动绿色制冷迈出可喜一步


推动制冷的绿色低碳化离不开政府、企业、NGO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和行动,特别是NGO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NGO在绿色低碳制冷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十多年前,中国NGO就曾发起了“26度空调行动”,并取得一定效果。绿色创新发展中心也正在开展关于中国的冷链温室气体减排贡献和解决方案的研究。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时代,面对新的技术条件、市场状态和公众意识,绿色创新发展中心联合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创绿研究院等在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上发起“NGO绿色制冷联盟”并宣读了中国NGO绿色制冷倡议。


NGO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可以积极参与政府的绿色低碳制冷相关政策和策略、标准和标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能够倡导和开展促进消费者行为改变的各种活动,将绿色制冷融入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城市转型中。本次气候大会上中国NGO绿色制冷联盟的成立及绿色制冷倡议的发布是中国NGO推动中国绿色制冷进步的第一步,未来乐见更多NGO参与其中,共同创造中国绿色制冷的未来。


来源: 对话2049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