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碳道小编 · 2019-01-15 07:01 · 阅读量 · 1061

摘要:政府在大力提倡优质高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同时,努力构建高效、经济、清洁且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可持续煤炭供应体系。

原文题目: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原文作者:汪克亮、杨宝臣、杨力


原文期刊:《管理科学》


关键词:全要素能源效率;环境效应;数据包络分析;Tobit模型


摘要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能源利用的环境影响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框架。数据选用2000年到2007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要素投入指标选取资本存量、从业人员总数和能源消费,产出的指标选取GDP、CO2排放量和 SO2排放量。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模型BC2—DEA模型,计算出包含环境效应的各省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将其分为四种能源利用模式,根据不同省份所处的位置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之后采用Tobit模型检验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对提高能源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市场化水平和能源价格的提升对提高能源效率有积极影响;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各省、三大地区的能源效率差异显著,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一、研究背景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是以煤炭能源消费为主,长期以来煤炭消费占据能源消费的70%左右。全国CO2排放量的85%、SO2排放量的90%来自于煤炭燃煤。当前,CO2 过度排放所导致的温室效应以及SO2带来的酸雨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故,能源环境问题已经变得极其紧迫而严峻,需要重视起来。


我国政府在面对环境的日益恶化,相应出台了许多措施。以“十一五”规划为例,明确规定未来五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政府也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因此,本文探讨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政策是有巨大意义的。


二、理论分析


数据包络模型DEA模型适合于分析多输入、多输出的情形。本文的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模型有三个输入,分别是资本存量、劳动力和能源消耗。输出也存在三个,分别是经济产出、CO2排放量和SO2排放量,适合使用数据包络模型。


本文选取的样本及数据是从2000年到2007年的中国29个省份的资本、劳动和能源为投入变量,各省份的CO2排放量和SO2排放量、GDP产出变量,利用BC2 -DEA模型测算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将整体能源效率(TE)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E)与规模效率(SE)。其中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相乘为整体能源效率。其中,整体能源效率是指决策单元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衡量与评价。纯技术效率是企业由于管理和技术等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规模效率是由于企业规模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


考察期间内发现中国能源利用的纯技术效率远小于规模效率,因此制约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纯技术效率方面。中国能源利用的规模效率已接近最优(最理想的效率值为1,测算结果规模效率处在0.97左右),如果继续扩大能源投入规模,效率改善有限甚至适得其反。相比之下,纯技术效率(测算值处在0.7到0.9之间,各省份非常不均衡)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中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加强技术创新、合理安排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是提升纯技术效率最重要的途径。


三、实证分析


本文为了更好地解释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变化差异,并为中国各省份节能减排实践提供更完备的决策信息,采用两阶段法Tobit模型检验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Tobit模型的原因是因为数据包络模型使得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取值在0到1之间。所谓两阶段是指,第一阶段为通过数据包络模型测算出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第二阶段是将全要素能源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解释变量通过Tobit模型对其进行解释。其中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分别是时间趋势( β0) ;经济结构( β1) ,以各省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并剔除价格因素;市场化水平( β2),表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程度,用各省份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来表示;能源消费结构( β3) ,以各省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来表示;能源价格( β4) ,以燃料动力价格指数表示;技术进步( β5),以各省份的R&D投入占GDP比重表示。


通过Tobit回归得出如下六点结论:1.随着时间的推移,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增加。2.经济结构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为负。3.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对全要素能源效率不显著,东部地区较为显著。4.能源消费结构与全要素能源效率显著负相关,5.能源价格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但是对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影响显著程度不一。6.技术进步对全国和三大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结论有四点,如下所示。


1.考察期内中国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中国经济增长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模式。


2.中国大多数省份能源利用的规模效率(测算值在0.97左右,最大为1)已经接近最优,而纯技术效率(测算值在0.7到0.9之间,最大为1)是导致中国能效整体水平较低的主要制约因素。


3.中国各省份、三大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都存在显著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省份能源效率相对较高,是其他地区省份的学习标杆,而中西部地区的省份能源效率普遍偏低,是中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地区。


4.Tob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结构调整、优质高效能源的利用、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高作用显著,市场化水平、能源价格的提升对提高能源效率有积极影响,但是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给出如下五点政策建议。


1.继续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中国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战略重点,努力打破当前粗放型增长的格局。


2.中国能源利用的规模效率已接近最优水平,改进空间较小。所以应该适度控制能源投入规模,注重能源使用的集约化。


3.东部地区应该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在推进自主创新的同时,继续引进国际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研发,保证自身能源效率得以稳步提高,从而产生辐射作用带动中西部地区能源利用向高效率、低污染方向发展。


4.中西部地区依靠国家扶持性发展政策,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5.政府在大力提倡优质高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同时,努力构建高效、经济、清洁且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可持续煤炭供应体系。


文献分析:李国庆  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王   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