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政策如何帮助绿色企业改善融资环境?

碳道小编 · 2019-05-20 10:05 · 阅读量 · 1389

摘要:当前世界各国利用货币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支持绿色金融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要达到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关于2℃以内的目标还有待进一步的国际合作。

原文标题:Role of Bank Lending in Financing Green Projects

原文作者:Maria Teresa Punzi

发表期刊: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发表年份:2019年

关键字:E-DSGE、环境政策、绿色金融、宏观审慎政策


一、研究背景


2015年巴黎协定订立了将全球平均气温维持在上升2℃以内的目标,这意味着低碳领域需要大量的投资。然而,绿色能源项目面临两大障碍:低收益率与相对高风险。在当前的资本监管体系下,银行部门缺乏向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的动力。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得背景下,绿色金融肩负着为可持续发展配置经济资源得重任。并且在环境极端事件日益威胁实体经济稳定并影响金融机构投资安全的现实背景下,绿色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也应当激励银行部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本文力图在E-DSGE(带环境因素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构建异质生产部门来探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可能在支持绿色金融中扮演的角色。采用DSGE框架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有助于识别基于“冲击驱动”的商业周期因素,从而可以探讨利用当前环境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以及宏观审慎货币政策促进低碳投资的有效性与灵活性。


本文在新凯恩斯模型中引入绿色与非绿色企业部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部门。绿色部门生产要素中包含可再生能源,非绿色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污染,并且为污染支付排放税。企业部门在融资时都受到抵押物约束(借贷约束)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绿色与非绿色部门还各自受到与绿色相关的生产冲击,绿色企业部门更容易出现借贷约束冲击。银行部门则受到资本监管要求约束,其信贷资源在绿色与非绿色部门之间配置。居民部门被设定为缺乏绿色偏好仅投资于非绿色企业,除了内源融资外绿色企业仅能从银行获得资金来源。


二、研究结论


基于上述基本设定,本文通过探究不同类型的冲击,得出以下结论:


(1) 当经济体受到正向的全要素生产率冲击时,由于产能的提高使得非绿色企业股价提高与资本品价格下降,从而非绿色企业更倾向于从股权市场获得融资。而绿色企业因为缺乏股权融资渠道,所以资本品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抵押物价值下跌,信贷渠道融资变困难从而使其产出先提高后下降。当存在排放监管政策时,这种不对称的产出波动可以得到缓解。


(2) 当经济体受到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冲击时,较低的利率将使得非绿企业在股权与信贷市场能获得更多融资。然而对银行来说,由于绿色企业的风险更高,其资金获得与产出水平的增加不如非绿企业。


(3) 当绿色部门受到(有利的)借贷约束冲击,其抵押物价值、信贷水平、产出水平都会上升,相比之下非绿色企业部门会受挤出效应影响。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相关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对绿色企业的影响。逆周期的融资约束比率(LTV)可以降低各类经济周期冲击的影响规模,尽管可以减少对绿色企业的负面影响,但远不足以撬动经济资源流向绿色企业。相比而言,更严格的资本要求可更有效地减轻绿色企业受到的不利影响。在差别资本充足率要求下,绿色企业可以改善融资环境而减少非绿企业的超量排放负面影响,但是可能会对金融稳定有不良影响,政府应当帮助绿色企业建立绿色融资担保机制。相比较而言,差别准备金率政策可能是一个更佳选择。


三、政策启示


由于本文模型限制了绿色企业仅能从银行部门获得融资,使得经济体面临各类冲击时,绿色企业更倾向于处于不利地位。而差别化的宏观审慎政策可帮助绿色企业减缓这类不利影响。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中,传统的碳税、碳交易等政策尚未达到足够效果。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和央行有必要通过政策协调配合来促进金融系统支持经济绿色转型。


当前,央行与金融监管部门有必要考虑更多政策措施来缓解环境风险,如差别化的资本要求、差别化的逆周期资本缓冲,甚至绿色量化宽松(green quantitative easing)以允许央行直接购买绿色债券。然而,当前世界各国利用货币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支持绿色金融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要达到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关于2℃以内的目标还有待进一步的国际合作。


文献分析:

陈川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


指导老师:

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