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干环保会毁一生?

碳道小编 · 2019-08-28 10:08 · 阅读量 · 1533

摘要:环保行业起步很艰难,这种艰难很大程度上并不来自于技术或者市场,而是国家政策不重视环保,这直接导致环保行业长期处于边缘化产业状态。

最近公众号后台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她的儿子今年本科毕业,环境工程专业,问环保行业怎么样?她告诉我,她身边一些朋友告诉她环保行业还是别去的好。

她有些迷茫,儿子也在犹豫。

一方面听说近两年环保是朝阳行业,另一方面又有从业者告诉他们干环保没前途。

类似的心态,我在身边不少朋友那里也看到过。相信不少读者朋友也有过这种疑问。

这种状态像极了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就是找不到出路。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作为从业者,我们该如何看待环保这个行业?

01环工毁一生!为什么造成这种局面?

不少从业者对环保行业挺绝望的,这种绝望其实不是单纯的偏见,而是有相当大的客观成分。

1977年清华大学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环保行业的萌芽算是从那个时候开始。

不幸的是,环保行业起步很艰难,这种艰难很大程度上并不来自于技术或者市场,而是国家政策不重视环保,这直接导致环保行业长期处于边缘化产业状态。

这种局面也导致了一个在国内罕见的想象,教育早于产业。我们一直都在诟病国内的教育落后,与产业脱钩。而由于环保产业的落后和停滞,环保教育出现了“过度发展”。

这直接造成了环境专业人才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带来的后果简直是确定性的,对于绝大部分环境专业相关的毕业生来说,毕业了找不到对口工作,即便能找到,工资也很低。

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忍不了转了行,留下了那句震耳发聩的话:

“环工毁一生!”。

寒窗十年,抹泪离去。

对于环境专业的人来说,这是最“黑暗的时期”,学无所有,毕业即失业。

到了2000年之后,环保行业出现了“转机”。

政府扶植和政策资金进入了环保行业,环保行业算是有了明显的驱动力(政策和资金),这种驱动力在2001年到2010年表现的尤为显著(也就是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计划时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行业发展初期,凡是能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行业,都必然会迎来“轰轰烈烈”的大发展。

但历史也同样向我们证明了,每一场轰轰烈烈过后,都最终难逃失败的结局。

产业政策为什么会失败?

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认知能力的限制,二是激励机制的扭曲。通俗地讲,一是由于人的无知,二是由于人的无耻。

当然,认知能力的限制比激励机制更根本。

你肯定在朋友圈看到过很多业内专家发表类似的观点:

“环保行业的工程导向太强,这是不符合环保行业本身发展的模式,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观念。”

没错,这就是环保行业走出黑暗时代后第二阶段的特点,极强的工程导向。

对于行业人才发展而言,极强的工程导向一定是人才发展的天花板。

环保行业拼工程的时代,本质上拼的是谁的底线更低。

而行业的整体效率也会直接反映在工资水平上,目前国内最高工资的金融、软件互联网、房地产三大行业,是我国社会体系效率的三座顶峰。

但环保行业的工程导向把行业拽向了低效的快车道。

02这行业还有救吗?未来会变好吗?

我们有句古语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坦率地讲,如果是在八九十年代进入环保行业,这毫无疑问就是典型的入错行。

你可能会说,行业大佬文一波(桑德集团董事长)、文剑平(碧水源董事长)、赵笠钧(博天董事长)都是那个时候入行的。

没错,但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也就这几个老兵,这些能在黑暗中看到微弱光亮并坚持走下去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而我们今天谈的是普通的从业者,对于普通从业者而言,顺势而动要比逆势拼搏更容易抓住机会和实现财务自由。

而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我们上面谈的工程导向的阶段,这时候环保行业算是已经起势了。

但这个时候进来的人其实坐的是“慢车”,因为行业并没有走上正轨,像是在泥泞地理打转,油门踩到底也只是在烧钱而已,没什么效果。

谈到当下,也就是第三个阶段,如果你问我对于从业者而言环保行业到了什么阶段,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

现在是从业者搭快车的最好时机。

讲到这,可能有些人会说,很多巨头都在裁员或者被并购,看起来行业一片萧条啊,怎么能说是搭快车?

有这样的疑问也很正常,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直觉和事实是完全相反的。

这些所谓的萧条都是表面现象,我们需要透过这些表面看到行业深层次的一个基本面,那就是环保行业效果导向的时代来了,这意味着创新和效率将会是行业的底层驱动力。

从市场层面看,中国是制造大国,我们治污的难点在工业污染上,如果只是生活污染,无论是废水还是废气都是可控的,但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由于政策不到位,也缺少管理,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混合到一起,所以你会看到国内的污水厂整天因为进水超标而背锅。

中国现在的污水厂已经饱和,从整个水处理体统上来讲,这意味着,末端处理环节的市场基本饱和。

下一步一定是往上走,针对工业污染做系统整治,从管网建设到企业达标排放的监测都是重点。

任何一个时代的结束都会伴随着剧烈的阵痛,而任何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时候又会看起来没那么热闹。

当大部分人都在恐惧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的分析,恐惧是源于本能还是理性的分析,前者(本能)只会让我们启动随大流模式,后者(理智)才能让我们在关键时刻作出明智的决定。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所谓的裁员,本质上只是行业迭代导致的人员迭代的结果。工程时代的很多人员会被无情的淘汰,而技术时代需要的新的生产力人员将会是兵家必争。

而你所看到的行业频繁的并购,同样是行业迭代过程中带来的副作用,适者生存,每个人每个公司都必须明白自己的强项,只有在强项上发力才能事半功倍。

机会很多,但永远只属于和它匹配的人。

现在你应该能理解,我为什么会说对于环保从业者而言,现在是搭快车最好时机。

03写在最后

行业从工程时代转向效果时代,意味着行业用人模式的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落后的工程类人才会去产能,而创新型的和技术性的人才出现了大的断层,这样就意味着,行业在人员素质和薪酬水平上都会进入上升通道。

但这一切,都是属于那些看到趋势又愿意去做准备的人。

我看到很多人一边抱怨自己的收入低,另一方面又毫不注重自我提升,这种情况很糟糕。

坦率地讲,基层职业者在行业里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想要有突破,我们自己必须主动求变,主动自我提升,这样才不至于在机会来的时候错过机会,也不至于面对更好的机遇连跳槽的勇气都没用。

请记住,勇气的背后是你的认知和能力,认知不到位,能力不到位,怎么能有勇气,有的可能只是鲁莽和冲动。

当我们还不是千里马时,没必要在“抱怨这个社会缺少伯乐”上浪费时间。

来源:瑞洁特研究院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