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减排重在工业 碳排放法规标准亟待出台

碳道小编 · 2020-07-07 09:07 · 阅读量 · 1070

摘要: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正面临关键阶段。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转型,中国如何转危为机?“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中国绿色经济怎样实现长足发展?中国工业如何节能减排?

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正面临关键阶段。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转型,中国如何转危为机?“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中国绿色经济怎样实现长足发展?中国工业如何节能减排?

6月28日,中国新闻社和能源基金会联合举办 “能源中国——中国未来五年:为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增长注入清洁低碳能源”国是论坛,试图为上述问题探寻答案。

降低碳排放重在工业

清洁化、低碳化是当前全球能源发展的主基调,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正由规模和速度型的高速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谈及中国低碳发展时指出,按照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 《巴黎协定》框架要求,中国提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排放量2030年达到峰值并争取提前。中国为实现2030年履行 《巴黎协定》的承诺作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非化石能源占比、森林蓄积量等四个目标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李毅中指出,严格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灾难,这是全世界的共识和行动。根据有关公开数据可计算出,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超过50%,由此看实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是有把握的,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峰还要付出巨大努力。

李毅中表示,当前中国工业耗能占总耗能比例、煤炭占能源消费比例均远高于全球水平,非化石能源占比则低于全球。未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重在工业,重在能源革命,重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这方面,应关注煤炭、关注煤化工、煤制氢等。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要防止盲目发展煤化工、煤制氢,不允许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要避免造成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新的风险。建议加快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 (CCS)的研发和产业化,对煤化工、煤制氢等排放二氧化碳尽快制定法规标准并严格执行,从而使减排减碳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有关方面要把 ‘节能减排’四个字展开,在 ‘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上下功夫。如制造业在工艺节能、设备节能、循环经济、产品节能等传统做法基础上,要深入开展以绿色低碳、产品质量和智能制造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把技术改造档次提高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在清洁高效等方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李毅中建议。

发展可再生能源助推绿色转型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如何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如何推进清洁低碳能源发展,不仅直接关系本国前途,也是海内外的关注焦点。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为 “十四五”开篇带来了一个始料未及的新背景,造成的冲击会在 “十四五”初年形成市场疲软的短期局面,但这又提供了一个化危为机的机遇,可在这一形势下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和相应的改革。“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能源韧性、能源独立性的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并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改委原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认为,中国应不断提高节能水平,提高绿色低碳能源的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比例,及其他非化石能源占比,要实行较大力度的电能替代,且是低碳电能替代。中国可稳步降低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提高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作为能源工业的重要构成,煤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散煤用量较大,散煤燃烧排放污染物约为电煤的10到20倍。以2015年为基准年,散煤燃烧对中国PM2.5浓度的贡献超过四分之一,如果不对散煤进行大规模清洁能源替代,到2030年散煤燃烧对中国PM2.5污染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水平,这对环境影响非常大。”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坦言。

据其介绍,民用部门散煤的退出不仅可以治理碳排放,还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居民由于负担不起清洁能源,可能会使用秸秆、木柴代替,这可能造成健康损失。中国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能源贫困也是贫困的一种。

对此,张强建议, “在未来五到十年中,要考虑怎么给贫困人群提供清洁并可以负担得起的能源,消除贫困标准中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方面的指标。”

“发展清洁能源不应走回头路,更应在兼顾短期基础上着眼长远,夯实低碳绿色发展的新动能,打造更加多元灵活、高效的清洁能源体系,走一条与环境更加友好,能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的新的增长道路。”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郑朝晖表示。

在其看来, “十四五”规划期间是风电和太阳能行业进入平价时代的拐点,是风电等清洁能源走向主流能源的关键一步,新技术的应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政策环境的进一步的完善,将加快行业从过去粗放式向经济化转变,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从而在根本上确立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另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介绍,目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电成本大幅度下降,光伏器件从2000年的每瓦50元,下降到2元左右。现在的成本基本变成了安装空间成本、接入成本、消纳成本等。 “实现低碳根本在于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由现在的化石能源为主变成可再生能源为主。”江亿说。
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正面临关键阶段。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转型,中国如何转危为机?“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中国绿色经济怎样实现长足发展?中国工业如何节能减排?

6月28日,中国新闻社和能源基金会联合举办 “能源中国——中国未来五年:为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增长注入清洁低碳能源”国是论坛,试图为上述问题探寻答案。

降低碳排放重在工业

清洁化、低碳化是当前全球能源发展的主基调,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正由规模和速度型的高速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谈及中国低碳发展时指出,按照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 《巴黎协定》框架要求,中国提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排放量2030年达到峰值并争取提前。中国为实现2030年履行 《巴黎协定》的承诺作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峰值、非化石能源占比、森林蓄积量等四个目标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李毅中指出,严格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灾难,这是全世界的共识和行动。根据有关公开数据可计算出,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超过50%,由此看实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是有把握的,但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峰还要付出巨大努力。

李毅中表示,当前中国工业耗能占总耗能比例、煤炭占能源消费比例均远高于全球水平,非化石能源占比则低于全球。未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重在工业,重在能源革命,重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这方面,应关注煤炭、关注煤化工、煤制氢等。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要防止盲目发展煤化工、煤制氢,不允许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要避免造成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新的风险。建议加快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 (CCS)的研发和产业化,对煤化工、煤制氢等排放二氧化碳尽快制定法规标准并严格执行,从而使减排减碳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有关方面要把 ‘节能减排’四个字展开,在 ‘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上下功夫。如制造业在工艺节能、设备节能、循环经济、产品节能等传统做法基础上,要深入开展以绿色低碳、产品质量和智能制造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把技术改造档次提高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在清洁高效等方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李毅中建议。

发展可再生能源助推绿色转型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如何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如何推进清洁低碳能源发展,不仅直接关系本国前途,也是海内外的关注焦点。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为 “十四五”开篇带来了一个始料未及的新背景,造成的冲击会在 “十四五”初年形成市场疲软的短期局面,但这又提供了一个化危为机的机遇,可在这一形势下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和相应的改革。“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能源韧性、能源独立性的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并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改委原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认为,中国应不断提高节能水平,提高绿色低碳能源的比重。需要进一步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比例,及其他非化石能源占比,要实行较大力度的电能替代,且是低碳电能替代。中国可稳步降低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提高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作为能源工业的重要构成,煤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散煤用量较大,散煤燃烧排放污染物约为电煤的10到20倍。以2015年为基准年,散煤燃烧对中国PM2.5浓度的贡献超过四分之一,如果不对散煤进行大规模清洁能源替代,到2030年散煤燃烧对中国PM2.5污染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水平,这对环境影响非常大。”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坦言。

据其介绍,民用部门散煤的退出不仅可以治理碳排放,还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居民由于负担不起清洁能源,可能会使用秸秆、木柴代替,这可能造成健康损失。中国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能源贫困也是贫困的一种。

对此,张强建议, “在未来五到十年中,要考虑怎么给贫困人群提供清洁并可以负担得起的能源,消除贫困标准中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方面的指标。”

“发展清洁能源不应走回头路,更应在兼顾短期基础上着眼长远,夯实低碳绿色发展的新动能,打造更加多元灵活、高效的清洁能源体系,走一条与环境更加友好,能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的新的增长道路。”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郑朝晖表示。

在其看来, “十四五”规划期间是风电和太阳能行业进入平价时代的拐点,是风电等清洁能源走向主流能源的关键一步,新技术的应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政策环境的进一步的完善,将加快行业从过去粗放式向经济化转变,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从而在根本上确立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另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介绍,目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电成本大幅度下降,光伏器件从2000年的每瓦50元,下降到2元左右。现在的成本基本变成了安装空间成本、接入成本、消纳成本等。 “实现低碳根本在于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由现在的化石能源为主变成可再生能源为主。”江亿说。
来源:产业经济信息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