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行业和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成果研讨会在京召开
碳道小编 · 2021-06-08 10:06 · 阅读量 · 6047
摘要:未来十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将持续产生碳排放增长刚性压力。经测算,在采取积极控碳措施的情况下,通过推动不同行业/领域梯次达峰,我国可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目标。
2021年6月3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重点行业和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成果研讨交流会。会议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主持。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李高司长、陆新明副司长,大气司吴险峰一级巡视员,以及来自工业与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委的领导参加了会议。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院士、清华大学江亿院士、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魏一鸣、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张强等10位知名院士专家与会指导。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王雪松处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黄导、绿色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姚燕、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刘建华、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范永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李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分院副院长赵路正、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尹航、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朱鲁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徐伟等课题组成员50余人参加了交流讨论。
李高司长在致辞中表示,各行业各领域碳排放有序达峰,既是支撑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客观需要。识别各行业实现达峰的关键举措与政策需求,对于明确行业达峰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业达峰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推动落实国家碳达峰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希望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更好服务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为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和技术革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发挥积极作用。
课题负责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代表课题组汇报了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课题组选取了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90%左右的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和化工、煤化工6大重点行业以及交通、建筑两大重点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在解析经济发展新格局和行业间产业链关联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重点行业发展趋势;基于全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约束以及我国分行业和领域控碳措施现状与先进技术普及推广前景,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基于行业和领域的全国碳达峰时间、峰值及2021-2035年分行业控碳政策措施与碳排放变化趋势,提出行业管控的重点任务、关键措施、重大技术和配套政策。
与会专家和各部门代表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基于国家管理需求,组建了由各行业国家级研究机构构成的研究团队,全面系统地开展行业和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既充分考虑了经济发展需求与最新形势,又统筹兼顾了行业和领域实际碳排放现状与技术可行性,研究成果丰富,对于部门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专家建议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自上而下宏观约束分析、行业间综合比较研判,加强成果凝练,从技术进步、管理措施等角度继续挖掘降碳潜力,为宏观决策提供多路径分析与支撑。王金南院长和吴险峰巡视员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碳排放达峰是突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关键举措,建议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主要行业和领域,凝练形成不同的实施方案情景,更有效地支撑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工作。
附件:重点行业和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课题简介
一、研究意义
从国际经验来看,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顶层设计的需要,也是全面落实和系统部署国家承诺和远景目标的必然选择。从国内需求来看,细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碳排放达峰路径,是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基础性工作。从现实基础来看,基于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国家碳达峰路径,是实现碳排放分区管控、落实行业减排责任和建立企业碳排放配额管理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下一步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完善碳市场机制的重要支撑。
二、组织形式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会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4家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组成课题研究团队。对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等6个重点行业和交通、建筑两大领域开展排放建模、情景分析和达峰路径研究,提出基于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全国碳排放达峰路线图。
三、研究范围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电力(包括热电联产)、钢铁、水泥、铝冶炼、石化化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及交通、建筑领域碳排放合计占总排放量90%以上。因此,本研究将上述行业和领域作为重点,逐一开展达峰路径研究,形成全国碳达峰方案。研究的基准年为2020年,研究时段为2021至2035年。本研究中各行业和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既包括燃料燃烧、工业过程等二氧化碳直接排放,也包括企业净购入电力、热力带来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工业行业和建筑、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环节如下图所示。
工业行业和建筑、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环节
四、研究方法
碳排放达峰情景分析是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达峰路径研究的基础。研究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借鉴IPCC路径情景方法学,基于排放机理模型、统计学模型等,结合文献分析、数据挖掘、专家研判、重点省份调研、典型企业调研等,开展排放建模、情景分析和达峰路径研究。主要研究技术路线见下图。
研究技术路线图
五、主要结论
未来十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将持续产生碳排放增长刚性压力。经测算,在采取积极控碳措施的情况下,通过推动不同行业/领域梯次达峰,我国可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目标。结合我国碳排放结构和未来发展情景分析,建议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工业领域在“十四五”期间整体达峰,达峰后碳排放稳定下降,电力、交通、建筑领域在2030年左右实现达峰。由于电力、石化、交通等刚性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居高不下,“十四五”将是“控增量、促转型”的关键时期。
工业领域直接碳排放及用电等间接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其达峰态势及控碳措施直接影响全国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扩张,加快构建高效低碳循环工业体系,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推动工业领域率先整体达峰并实现碳排放稳定下降。
电力是全国最大的碳排放行业,也是未来十年我国能源增长的主体。在碳达峰目标要求下,提速风光新能源发展是必然选择,风电、太阳能发电需承担满足主要用电增量需求。同时要充分挖掘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潜力,加速推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发展储能技术,建立健全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价格机制和电力调度系统,推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交通领域包括公路、水运、铁路和航空等排放,其中,公路排放占80%以上。大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持续降低新生产燃油车碳排放强度、继续推进大宗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出行是推动交通领域尽早达峰的关键举措。
建筑领域碳达峰需坚持能效提升与用能结构优化并举。通过合理控制建筑规模、大力推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覆盖面、积极推动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应用,多措并举实现建筑领域在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
为推动上述重点行业和领域措施落地,全社会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需分别投资9.3万亿元、11.5万亿元,年均投入约2.1万亿元。
来源: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