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道】I-REC停止签发在即,企业如何购买和使用GEC绿证(上篇 | 企业困境)

碳道小编  · 2024-12-31 17:12 · 阅读量 · 288

摘要:【碳道】I-REC停止签发在即,企业如何购买和使用GEC绿证(上篇 | 企业困境)

——当最大绿证市场I-REC在中国停止运行时,企业应该如何采购和声明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GEC的地位和意义

不论是证电合一的绿电交易,还是证电分离的绿证交易,在我国绿电绿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GEC绿证已逐渐成为证明我国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不可或缺,乃至在我国唯一认可的凭证

绿电绿证交易不仅是替代电价补贴的市场化手段,更是电力生产和消费转型的重要举措。GEC绿证承载着确权的“责任”,以证明企业“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电力,其碳排放在某些情形下可以记为0。

最新的核算标准虽然不再核算净外购电力,但占比是显而易见且不容忽视。从即将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电解铝、钢铁、水泥行业的电力消费的碳排放占比权重就可见一斑,也是绿电绿证最新的几项政策一再强调的:“与碳市场要做好衔接”。在今年11月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发布的《“双碳”目标下加快工业领域终端电气化研究—钢铁行业报告》披露,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量达5.60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按照该行业报告中吨钢电耗466千瓦时计算,2022年钢铁行业电力消费量约4749 亿千瓦时。

在2024年8月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更是规定了2024年、2025年电解铝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这是国家首次对特定行业下发绿电消费比例要求!其中最高比例省份为四川、云南达70%。

电力的清洁化转型正策马加鞭,GEC是在我国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的重要工具。根据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中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的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9.7%,反观煤电的比例仍居高位。在《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规划下到2030年清洁能源消费年均增速要保持在8%以上,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2030年要达到31%,在2060年超过90%。到2030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5.7亿千瓦,占比达到67.5%,对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清洁能源转型的道路任重道远。GEC在电力市场的交易溢价对于“补贴”绿色电力生产、促进绿色电力消纳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与CCER的作用相似,至于与CCER的重复计算问题,在本文的下篇将做介绍

GEC已成为国内唯一认可的电力消费凭证。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以下简称“1044号文”)的出台明确了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Green Electricity Certificate)(简称“绿证”,本文为与其他绿证区别,以下简称“GEC”)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由国家能源局(NEA)负责绿证相关管理工作。绿证申领(现为核发)的范围由的集中式光伏和集中式风电扩展到可再生能源的全覆盖,包括“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同时我国GEC的首个政策《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32号)即行废止。

2024年9月5日, NEA发布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颁发和交易规则》(国能发新能规〔2024〕67号),明确由NEA的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核发GEC。

I-REC顺势停签

I-REC系统运营商International Tracking Standard Foundation(即I-TRACK基金会)于2024年9月13日宣布:其识别到9月5日NEA发布的上述政策,立即停止中国的新的发电设备(为了签发I-REC)的注册申请。之前已注册的设备可以继续申请I-REC,直至2025年3月31日,但仅限于2024年12月31日(含)之前产生的电力。


企业的GEC困境

I-REC停摆,此前预计的政策窗口期也荡然无存,自2025年起GEC将成为证明在中国消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唯一凭证,此等“重任”是否经得住国际国内各项要求的考验——

前文之所以说“GEC在一定程度和场景下,如某些试点省市碳交易市场,对于企业实现碳减排的意义重大”,是因为国内外政策机制市场等的“规则”不同,并不在所有情形下被一视同仁。在国内的碳交易、电力交易、责任消纳等政策要求,国际的出口合规、倡议标准、供应链传导、评级披露等政策市场的压力下,GEC如何采购和如何使用,是否“合规”、满足供应链传导或评级披露等要求,已然成为企业亟需厘清的一团乱麻。本文的【中篇】和【下篇】将一一明确解答。


碳道原创(陈颖雯、郭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