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辞职、1.3亿员工股泡汤,凯迪生态复牌跌停临退市

碳道小编  · 2018-07-09 07:07 · 阅读量 · 1847

摘要:曾是国内最大的生物质发电企业的凯迪生态最近事件不断,债券违约之后股票复牌股价持续下跌、高层人事变动,公司管理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公司实际控制人还牵涉落马的华融前董事长,这层关系或加剧了目前危机。

7月2日,凯迪生态复牌,股价从2017年11月停牌前的4.99元/股直接一字跌停,跌幅5%,收报4.74元/股。7月3日后,股价跌幅收窄,但截止记者发稿的5日收盘,该股价已经跌至4.07元,已跌去18%。 

由于审计公司此前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凯迪已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为“*ST凯迪”。目前,凯迪生态负债总额高达278亿元,凯迪生态累计拖欠员工工资近亿元,离职员工人数已达五百人。6月30日,公司董事会已收到董事长李林芝的辞职报告,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

 

 

1

野蛮扩张铺大摊子,债务违约引爆公司危机


 

6月28日,凯迪生态延迟近两个月的财报终于发布,目前公司负债总额高达278亿元。其中,2018年到期的债务约150亿元。截至6月8日,凯迪生态到期未清偿的债务共63笔,涉及金额17.91亿元。债务违约是此前凯迪面临的最大问题。

 

5月7日,凯迪生态公告称,公司所发行的201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1凯迪MTN1”违约,涉及本金6.57亿元,利息4119.39万元,合计6.98亿元。债务危机引发连锁反应,当天,凯迪生态的主体信用评级就被机构直接从AA级下调至C级,即标志着凯迪已经被列为“不能偿还债务”的公司之列;随即,公司各类融资通道全面阻断。

 

凯迪1993年成立,1999年9月23日在深交所上市。凯迪电力初期以脱硫脱硝、煤炭销售和火电业务为主。2015年开始大规模扩张。

 

凯迪2015年完成公司成立来最大规模资产重组,通过定向增发和现金收购的形式收购阳光凯迪等股东的生物质发电、风电、水电、林场以及自称的“页岩气”、“煤制天然气”、“清洁能源平台”等资产,变身凯迪生态。

 

凯迪生态先后揽入154家公司,其中有87家生物质电厂和58家林业公司,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生物质发电企业”“A股最大林场主”。

 

但是,根据媒体报道,87家生物质电厂中,已运营的仅有18家,另外69家处于在建或未建状态。与重组同步的是资产规模的爆发式增长。2014至2016年这三年期间,凯迪生态资产规模从140亿猛增至420亿。

 

同时,通过银行贷款、定向增发、融资租赁、信托融资、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等等进行融资,累计股权融资约87亿,债权融资约160亿。

 

凯迪的债务违约是多方面导致的。首先,单从生物质来讲,这本身就不是赚大钱、赚快钱的买卖。

 

另一方面,电厂建设费用、燃料的费用、以及为股东垫资施工费用等快速消耗了现金储备,巨额融资又增加了巨大财务费用。

 

此外,政府的可再生能源补贴不及时、电厂发电量低于预期等原因又导致企业现金回流又非常缓慢。最后,就在凯迪生态自身业务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的情况下,公司还在不断地对外投资各类产业基金。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凯迪集团在17年第四季度前已经明显感受到债务滚动压力,2017年9月末公司有短期有息债务70亿,债务到期压力步步紧逼。公开债务刚性到期,债务压力越来越大直至违约崩盘。

 


2

员工1.31亿持股罚没,实际控制人与赖小民有关联



今年6月30日,也就是凯迪生态2017年年报公布两天之后,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长李林芝的辞职报告。

 

就在两周之前的6月14日,凯迪生态披露了《关于员工持股计划一般受益人份额丧失的公告》,表示由于公司大股东阳光凯迪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阳光凯迪)未履行补仓义务,云南信托已经对员工持股计划的资产采取措施,“云信凯迪1号”员工持股计划的所有员工持有份额被全部罚没。根据计算,凯迪生态高管及员工持股共计1.31亿元。

 

A股市场的员工持股计划被“套牢”并不少见,但员工持股计划全部泡汤,这还是第一次。

 

凯迪生态第一大股东阳光凯迪(持股29%)要负主要责任。阳光凯迪的董事长是陈义龙,五年前,他还是凯迪生态董事长。

 

7年前,凯迪生态时任董事长陈义龙曾经公开宣称:“2015年,凯迪(规模)将突破600亿元;2020年,凯迪销售额将达3000亿元;到2030年,凯迪的规模可能做到1万亿元。”

 

怎料此番豪言壮语之后,今天的凯迪生态是如此境况。

 

此前,凯迪生态公告称,因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分散,没有一方能够控制上市公司董事会,故公司并不存在实际控制人。

 

“没有实际控制人”从公司治理角度可以理解为没有单一股东可以影响三分之二以上的重大决策,如果股东之间难以相互制衡,在外部监督缺失的情况下,内部人控制就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据金融业内人士说法,“发行人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包括高管在内的)多家股东都想着搞资产注入、套现走人,仅把上市公司当做一个资金提取和资产运作的平台,其最终结果就是上市公司一地鸡毛,而各个股东(管理层)早已从资本运作中赚的盆满钵满。”

 

彼时,受“万亿”目标刺激,凯迪生态股价从15元左右一路涨至近25元,而阳光凯迪则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上市公司2888万股,套现近6亿元。

 

李林芝2013年从陈义龙手中接任董事长一职。据传,李林芝不过是作为前凯迪生态董事长陈义龙的“代言人”而存在。

 

陈义龙1959年出生,今年59岁。除了担任阳光凯迪董事长,他也是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是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公开资料显示,他曾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师、校团委副书记、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凯迪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

 

据称,陈在政商关系的经营上游刃有余。综合媒体消息,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目前已被带走调查的中国华融前董事长赖小民曾公开为陈义龙站台。2011年,赖小民赴武汉凯迪控股有限公司(现名阳光凯迪)实地走访,赖小民非常认可,表示“中国华融打‘组合拳’的综合服务优势,为凯迪控股的快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时任董事长李林芝也曾在论坛活动上公开表示,“赖小民是凯迪一直以来的恩人,华融对凯迪鼎力支持,才有凯迪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生产线的成功出油等一系列成功。”

 

无所不能(caixinenergy)记者从工商信息网站注意到,阳光凯迪对外投资了68家公司,其中众多公司的法人均为一位叫陈义生的人,他名下竟有多达233家公司。这些公司,目前大多已经处于注销状态。

 

陈义生,曾经是凯迪生态的董事、总裁。由于陈义生的名字和凯迪生态原董事长陈义龙的名字很接近,外界曾一度怀疑其系亲属关系。但凯迪生态董秘张鸿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陈义生与陈义龙两人属于同村同族,但没有血缘关系。

 

在2016年12月26日,陈义生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武汉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17年1月10日下午,在凯迪生态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彼时公司董事长李林芝介绍说,公司董事总裁陈义生被刑拘是出于个人原因。

转自:无所不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