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体系颁布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 进入实际可衡量阶段

碳道小编  · 2023-04-27 09:04 · 阅读量 · 1837

摘要:《指南》的发布是为了推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战略之一。标准体系的颁布意味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入到实际可衡量的阶段。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部署,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对标准化工作的部署,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邓洲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南》的发布是为了推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战略之一。标准体系的颁布意味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入到实际可衡量的阶段。


标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指南》提出到2025年制修订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实质性参与绿色低碳相关国际标准不少于30项,这不仅使得我国各项减碳政策和措施有统一的参照和衡量,同时也缩小了与领先国家在减碳治理上的差距。”邓洲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司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过分析国际国内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现状,结合当前工作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南》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包含基础通用标准、碳减排标准、碳清除标准和市场化机制标准4个一级子体系、15个二级子体系和63个三级子体系,细化了每个二级子体系下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任务。在基础通用标准领域,主要包括碳排放核算核查、低碳管理和评估、碳信息披露等标准,推动解决碳排放数据“怎么算”“算得准”的问题;在碳减排标准领域,主要推动完善节能降碳、非化石能源推广利用、新型电力系统、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生产和服务过程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标准,重点解决碳排放“怎么减”的问题;在碳清除标准领域,主要加快固碳和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标准的研制,重点解决碳排放“怎么中和”的问题;在市场化机制标准领域,主要加快制定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和生态产品价值等标准,推动解决碳排放可量化可交易的问题,支持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指南》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标准体系,这可以更好地指导各项减排措施的实施,提高政策的效率和可操作性。针对减排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领域,例如能源、冶金、交通高碳排放行业,自然资源确权、绿色金融、碳交易等重点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标准指导,这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更好实施,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指南》还特别重视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将减碳的规律性与我国国情、行业、地区的特殊性相结合。”邓洲说。


《指南》的发布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的重要措施,绘制了未来3年“双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施工图”。邓洲认为,为了更好地推动《指南》的实施,应该要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标准的执行与实施;要加强监管,对未能按照要求达到标准的行为和主体给予相应的处罚;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中国标准与世界标准的对标,同时提高中国标准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地位。

来源:网易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