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展望2023:中国煤炭消费有望于2025年左右达峰

碳道小编  · 2023-11-13 20:11 · 阅读量 · 6729

摘要:中国煤炭消费有望于2025年左右达峰

目前,中国正值从“十四五”向“十五五”迈进的关键阶段。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历史性下降和燃煤发电角色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或将进入新的能源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仍是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国,碳排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国际能源署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121亿吨(包括工业过程排放),其中大部分来自于燃煤发电和工业用煤。且近两年,煤电装机加速增长导致煤炭消费不断攀升,2023年油品消费也有显著增长。在双碳政策目标的指引和市场需求不断满足的前提下,业界对中国化石能源消费,尤其是煤炭消费的峰值及时间持不同看法。国际能源署(IEA)于10月24日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3》报告描绘了未来中国能源消费的两种发展情景,供业界研究人士参考。


在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能源市场脆弱的背景下,今年的报告总体分析了世界经济和能源消费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未来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并评估了国际能源署成立五十年以来,能源安全不断演化的特点。通过评估中设定的两种情景(一种为STEPS情景,模拟当前政策走向;另一种为APS情景,模拟已经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报告针对中国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主要趋势,得出了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01中国碳排放或将于2025年达峰


报告指出,如果按照当前政策发展,中国的碳达峰要在2025年左右实现,如果完成气候承诺所定目标,则可在2025年前实现。


在STEPS情景中,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在2025年左右达峰。其中,中国煤炭消费量将于2025年左右达峰,然后开始下降,到2050年比峰值低50%;2030年前,天然气消费量将继续强劲增长,最终于2040年达峰,比目前水平高出约四分之一。石油消费量将在2030年前达到日均1660万桶的峰值,到2050年会逐步下降至日均1200万桶。


在APS情景中,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将于2025年前达峰。在这一情景下,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快速发展使得煤炭消费量提前达到峰值,电动车的快速部署也抑制了石油需求量。在APS情景中,到2040年,煤炭消费量会减少三分之二,到2050年会减少90%。到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仍会增加,然后进入长期下降阶段。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在APS情景中较早达到峰值,达到日均1590万桶,到2050年则下降至日均690万桶。


中国主要趋势 2010-2050


02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或于2025年左右达峰


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在全球煤炭消费量中占很高比例,以2022年为例,中国的煤炭消耗量超过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由此产生了8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约占中国总排放量的70%,占全球能源相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在诸多高耗能行业中,IEA的两个情景模拟了煤炭在工业领域(钢铁、化工、水泥行业)、电力和热力生产行业的能源消费走势,显示煤炭消费将持续在能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由图2可见,两种情景的共同点是中国煤炭消费量在2025年左右达峰,不同点在于达峰后下降的速度,STEPS情景中年均下降3%,APS中年均下降6%。


中国主要趋势 2010-2050


03中国煤电装机将持续增长至2030年,但发电量将在2025年左右达峰


中国燃煤发电量将在2025年左右达峰,并于2030年前下降。过去的20年煤电占发电结构的比例平均值为73%,2022年中国电力行业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60%以上,尽管比例很高,但相比2007年的81%还是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为满足不断激增的电力需求,中国在过去五年中年均投产40GW的燃煤机组,比同期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2022年,已批准开工的燃煤发电装机容量接近9000万千瓦,计划开工的还有5000万千瓦,加上截至年底在建的近1000万千瓦,表明到2030年,中国的煤炭总发电装机容量将继续增加。


但在IEA模拟的两个情景中,中国燃煤发电量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于2030年前下降。在此基础上,中国将逐步利用煤电来提供灵活性保障,而较少使用燃煤发电来提供大宗能源供给,尽管这种转变的速度和程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电源结构情景对比图 2010-2030


04中国将继续扩大清洁能源规模


在IEA报告的STEPS情景中,截至2050年,中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将占全球的一半,由此带动的投资额巨大——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年均投资金额高达6500亿美元。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应用方面仍会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的一半,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40%,核能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电动汽车数量占全球40%。此外,中国还会成为电解水制氢和热泵制造领域的领导者。


根据“十四五”规划所奠定的2025年能源发展方向,中国将继续扩大清洁能源规模。表格1中列出了不同政策文件提出的未来发展目标或控排目标,这些政策目标都深刻影响着电力系统、建筑业、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全球仍需从五个方面加大努力


该报告还提出了一项到2030年让世界步入气候正轨的全球战略,由五个支柱组成,具体包括:


•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两倍


•将能源效率提高的速度提高一倍


•将化石燃料开采的甲烷排放量削减75%


•引入大规模融资机制促使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清洁能源投资增加三倍


•有序减少化石燃料并终止新建未装配CCS的燃煤发电厂


这五点为世界各国进行更快减排提供了科学参考。按照IEA的数据,若要兑现气候承诺,中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从2022年的86亿吨下降到2050年的11亿吨。因此,中国与世界各国还需做更多工作,从而更快摆脱对化石燃料的无节制使用,在2050年顺利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


来源:美国环保协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