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电碳足迹量化路径被国际采纳为推荐核算方法
碳道小编 · 2025-07-11 20:07 · 阅读量 · 89
摘要:我国水电碳足迹量化路径被国际采纳为推荐核算方法
“水电碳足迹因子已得到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水电能源工作组首席专家Amit Kunar的肯定。”7月10日,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召开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新闻发布会上,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晶杰向本报记者介绍说,“我国水电碳足迹量化路径被采纳为国际水电碳足迹核算的推荐方法。”
今年1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中国2023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及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输配电碳足迹因子。这是我国首次发布中国电力碳足迹因子。
据了解,我国发布的多项碳足迹因子可与国际数据同比甚至优于国际碳足迹数据。以水电碳足迹因子为例,在碳足迹量化结果方面,现阶段我国水电碳足迹量化结果为0.0143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瓦时,显著低于国际水电案例的中位值,即0.018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千瓦时。
“中国电力碳足迹因子发布与持续更新是国家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生态环境部提出的‘中电联常态化开展电力碳足迹因子工作’的要求,我们继续完善电力碳足迹标准体系,修订火电统计指标体系标准,构建电力碳足迹数据库,推进电力碳足迹成果国际互认,扩大国际影响力。”张晶杰说。
据介绍,在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发布后,目前碳足迹因子工作取得了以下实质性进展。
在电力碳足迹因子核算方面,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电力碳足迹因子常态化更新工作要求,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国际规则、电力企业需求等因素,中电联组织企业进一步丰富了案例数据,加强了数据迭代,细化了不同电力因子品类,按照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输配电(含线损和不含线损)及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等类型,正在加快测算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拟在今年9月发布。
在电力碳足迹核算方法标准化方面,中电联正在加快制定电力产品碳足迹系列标准。目前,已完成《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等7项(第一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立项,正在抓紧编制中英文标准。此外,今年5月1日,9项电力产品碳足迹团体标准已正式实施,这些团标对功能单位、系统边界、阶段划分、取舍原则、数据质量等相关技术要求都作出了规范。系列标准遵循国内国际碳足迹规则,为因子核算提供了标准化支撑。
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电力碳足迹数据库建设已经启动,已纳入电力领域碳足迹核心数据、关键信息等;建立健全电力碳足迹统计制度,探索将碳足迹相关指标纳入各相关专业统计调查制度,逐步形成电力碳足迹关键指标统计常态化机制;支撑国家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发挥行业数据库的补充衔接作用,推进数据库互联互通。
来源:中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