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央企百亿“碳中和债”发行狂飙突进 高碳产业金融违约风险成倍增长

碳道小编 · 2021-04-12 13:04 · 阅读量 · 3074

摘要:绿色债券在快速发展中,市场标准不统一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的问题值得关注。尽管此次碳中和债发行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都较合规,但碳中和债发行前景如何,还需时间检验。

近期,能源央企集中发售碳中和绿色债券引发市场关注。

华夏能源网统计发现,从2月份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启动发行至今,共有11家能源央企发行了碳中和债,成为碳中和绿色债券发行主力军,发行额度已达267亿元。

在“碳中和”大潮下,碳中和债有助于企业绿色转型。大规模集中发售之后,可能的风险问题需早日引起关注。


能源央企发债总额达267亿


为落实“30·60”碳目标,支持疫后绿色复苏和低碳转型,碳中和债得到一系列文件支持。今年2月7日,碳中和债券成为绿债新品种。

当天,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首批6支碳中和债,发行规模共64亿元,发行人包括南方电网、三峡集团、国家电投、华能电力、雅砻江水电和四川机场。

图片

▲首批6家碳中和债企业概况

从发行主体来看,首批碳中和债“吃螃蟹”者都是信用资质达到“AAA”级的国企央企,6家企业发行的债券均为中期票据。除四川机场外,其他5家均为电力行业企业。

此后,多家巨无霸央企快速跟进。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注意到,截至目前,共有16家公司披露了碳中和债券发行方案,发行金额共计335亿元,其中,能源类央企发行金额达267亿元,占比79.7%。

其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碳中和债券发行金额达210亿元。七家电力能源企业贡献了七成的发行份额,发行债券合计规模约145亿元。

图片

▲11家能源央企发行碳中和债概况

据了解,发行碳中和债的11家能源企业分别为国家能源集团、中核、华能、华电、三峡集团、雅砻江水电公司、国电投、国家电网、华能国际、南方电网、中石化。

从募资用途来看,主要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包括风电项目、水电项目、光伏项目、绿色建筑等,部分用于归还之前因低碳项目建设而欠下的借款,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募资50亿元,是发行规模最大的企业。

对于能源企业纷纷集中发债,业内专家认为,通过发行碳中和债券,企业获得了低碳转型、发展低碳产业的中长期资金,也同时响应国家“碳中和”战略,未来将有更多碳中和金融产品推出。


煤电企业金融风险加大


众所周知,近年来,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成为行业及企业共识,在快速向前中也带来一些金融风险问题。

如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就强调,需重视转型风险带来的金融问题。“30·60碳目标”要求用30多年的时间,将几乎所有行业的碳排放降至零左右,这一过程会给高碳产业带来巨大风险,未来这些产业或将面临收入下降、成本上升、盈利下降,可能产生不良资产、搁浅资产。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转型风险分析则显示,如果银行继续向煤电提供贷款,在未来10年煤电行业贷款的不良率或违约概率会从现在的3%左右上升到10年后的20%以上。

这也是为何撤离动力煤领域、进军低碳领域成为资本的一致动向。有报告显示,全球超过100家主要金融机构正在撤离动力煤领域,其中包括了前40大全球性银行和20家全球主要保险机构中的40%。

这对于煤电等传统能源企业提出严峻挑战。不仅意味着企业将面临贷款收紧等现实问题,又加强了企业向低碳、零碳等领域转型的紧迫感,由此带来了更多的资金需求。

那么,被热捧的绿色金融及碳中和债前景几何?

马骏认为,“碳中和”预计将在未来30年内带来180多万亿的绿色金融投资,在能源、交通、建筑、工业、林业等行业带来巨大的投资和商业机会。

与此同时,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保持了快速成长态势,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绿色债券发行市场之一。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

作为绿色债券的新品种,在诸多能源企业发行碳中和债的背景下,此类债券能否帮助一些能源企业在绿色金融发展的黄金期借得东风?

马骏指出,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还不完全适应碳中和的需要。我国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面向投资者提供的ESG产品,以及产品的多样化和流动性方面比发达市场还有较大的差距,许多绿色金融产品还没有与碳足迹挂钩,碳市场和碳金融产品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碳市场的对外开放度还很低。

另有市场人士认为,绿色债券在快速发展中,市场标准不统一和信息披露不完善的问题值得关注。尽管此次碳中和债发行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都较合规,但碳中和债发行前景如何,还需时间检验。
来源:华夏能源网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