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前完成碳减排2020年目标 2020碳交易市场发展态势与前景展望

碳道小编 · 2020-09-28 09:09 · 阅读量 · 1371

摘要:生态环境部9月25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成效。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

生态环境部9月25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成效。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

中国提前完成碳减排2020年目标

生态环境部9月25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成效。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

近年来,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我国逐渐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火电减排、建筑节能、资源回收、节能材料和环保设备等低碳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同时,碳排放交易市场作为一项有力的工具,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实现碳减排,在我国渐成体系。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9-2025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态势与前景展望研究报告》分析

经过5年的试点工作和1年的全国性交易,到2018年年底,我国的碳排放交易量已达到近8亿t。其中,湖北碳排放交易所贡献了最大的交易量,占比超过40%;其次是上海碳排放交易所,交易量约为2亿t。而福建、天津、重庆交易所交易量较低,合计占比低于5%。

在交易额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累计碳排放交易额在110亿元以上,交易额度最大的仍为湖北碳排放交易所,占比将近70%,遥遥领先于其它省份。福建、天津、重庆碳排放交易所交易次数低,交易额度也很小,合计占比约4%。

从交易价格来看,2013—2018年全国碳排放交易平均价格约为14元/t,其中,仅湖北、深圳、福建3个交易所的交易价格高于全国均等水平,而其他地区的交易价格均低于均等水平。最低的是上海,仅为2.44元/t。价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各区域市场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且配额预算出现偏差等。

比较过去几年全国各地区碳排放交易价格,除天津和重庆交易量较小外,其余交易所的价格基本维持在23元/t左右,其中最高的是北京碳排放交易所,达到52.72元/t。

碳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标的物,中国的碳排放每年将近百亿吨的水平,各地方政府部门根据企业以往的排放情况、技术标准确定大致的碳排放的指标,企业若超标排放需要付费甚至停产,基于对未来生产计划的安排、风险管控的考量,企业就会产生套期保值的需求。
来源:wind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