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资产管理师”到底能管理啥?代表建议:碳排放数据应统一管理

碳道小编 · 2022-01-21 12:01 · 阅读量 · 1681

摘要:摸清碳排放“家底”,是推进“双碳”战略的重要基础。可碳排放究竟应如何计算、统计哪些数据?市人大代表沈群慧建议,碳排放数据统一管理应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出台系统全面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摸清碳排放“家底”,是推进“双碳”战略的重要基础。可碳排放究竟应如何计算、统计哪些数据?市人大代表沈群慧建议,碳排放数据统一管理应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出台系统全面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去年9月,国家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成立,负责协调全国及各地区、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相关政策明确了“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等工作要求。从本市来看,2013年11月上海碳市场开市以来,已纳入27个行业约300家控排企业,研究出台了《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及电力热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纺织造纸等十个行业的核算与报告方法。

不过,各行各业蓄势发力的同时,碳排放统计方法不明、家底不清的问题依然存在。沈群慧说,本市“双碳”政策体系建立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编制顶层设计方案的基础是摸清本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并对“十四五”以及中长期排放情况开展预测,另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职能落在生态环境部门,推进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也需掌握各区域、各行业的排放现状及趋势。全市层面的核算技术、方法、参数等目前尚未统一,发改委、经信委、统计局、生态环境局等各部门之间的碳排放数据信息体系未打通。同时,本市支撑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监测、报告以及核查体系出台已有近十年,核算方法、关键参数等需根据国家、上海的最新要求及实际情况动态更新。“比如,城区、园区、建筑、社区、大型活动等各类主体或领域碳排放日益受到关注,相应的减排方法学、标准、技术规范明显缺失,无标可依是核算‘碳’帐的最大痛点。”

另外,相关从业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也是一大问题。2021年3月,国家相关部门将碳排放管理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后,各行业对“双碳”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目前,国家及本市层面尚未出台碳排放培训的管理规范、碳排放核算资质的统一要求,一些培训机构打着“碳排放管理师证”、“碳资产管理师证”等旗号虚假宣传,培训市场鱼龙混杂,这易对“双碳”人才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沈群慧建议,建立碳排放数据跨部门管理机制,在发改委牵头制定系列方案的基础上,同步建立本市碳排放数据统一管理体系,发改委、统计局等牵头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应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研究。同时,职能部门应尽快构建从城市到区域、园区、企业、楼宇、社区等有机衔接的核算方法、技术标准和规范,避免统计指标不清晰等问题。

“双碳”战略推进以来,“碳”知识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必需储备。沈群慧建议尽快规范碳排放培训市场,明确培训机构准入门槛和工作要求,加大对违法培训机构的打击力度,推动培训市场健康运行,同时统一设计编制碳排放培训相关教材、课程体系,多维度推进“双碳”人才培养。

本文作者:茅冠隽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