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道】中国远景能源启动全球最大绿氢与氨工厂项目
碳道小编 · 2025-07-15 18:07 · 阅读量 · 325
摘要:【碳道】中国远景能源启动全球最大绿氢与氨工厂项目
7 月,中国远景能源(Envision Energy)在内蒙古赤峰的 “零碳产业园” 正式启用了全球最大的绿氢与氨生产基地。这座完全依托风能、太阳能及储能电池等离网可再生能源运转,并由人工智能实时调控的工厂,不仅创下了绿色能源领域的新纪录,更重塑了全球氢能经济的竞争格局。该工厂建成后,每年可生产32万吨绿氨,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出口。这一里程碑是大规模去碳化的关键,使中国在全球氢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
重构绿氢生产逻辑
与传统依赖化石燃料电网的氢能设施不同,赤峰工厂的“离网属性”堪称革命性——从电解水制氢到氨合成的全流程,能源输入完全来自可再生资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碳排放。人工智能在此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通过实时平衡能源供需,解决了风能、太阳能波动性带来的生产不稳定难题。
更具创新性的是“surplus energy 转化系统”:当风光发电量过剩时,系统会将多余电力用于生产和储存液氮,在能源供应不足时释放能量以维持系统稳定。这种设计让绿氢生产摆脱了对传统电网的依赖,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稳定运营方案。
从区域项目到国际合作
工厂初期年产能为32万吨绿色氨,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出口;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提升至150万吨,实现近5倍增长。如此激进的扩张计划,背后是明确的市场定位——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Marubeni)达成的长期采购协议,已锁定化肥、化工、航运等亟需低碳转型的行业需求。
作为高效的氢载体,绿氨解决了纯氢储存运输成本高昂的痛点,尤其适配国际航运和重型制造业的规模化脱碳需求。远景能源的这一布局,恰好呼应了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趋势: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4年绿色氢能市场规模约80亿美元,预计2035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到2050年氢能可能满足全球24%的能源需求。
中国的清洁能源野心
该项目的落地并非偶然,而是中国清洁能源战略的缩影。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发电量达951 TWh(太瓦时),同比增长19%,占总发电量比例升至39%。其中风电307 TWh、太阳能254 TWh,两者合计首次超过水电,标志着电力结构转型进入新阶段。
在全球竞争维度,中国正通过此类标杆项目巩固清洁能源领先地位。对比国际同类项目:
赤峰工厂的初始规模已实现对前者的超越,其扩张计划更凸显中国在氢能赛道的野心。
零碳蓝图
远景能源自身的碳中和路径同样值得关注。其在2022年已实现碳中和,计划2030年前将范围1和范围2排放较2020年削减50%,并通过数字工具攻坚范围3排放(占其碳足迹的主要部分)。其自主研发的AIoT操作系统EnOS™,已在风电场、电池储能和氢能系统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2023年通过清洁能源技术累计减排超2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图源:(《远景能源行动报告2024》)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该项目构建了“风光发电 - 人工智能 - 氢能 / 氨生产”的闭环系统,为钢铁、水泥等高碳行业提供了脱碳模板。欧盟与美国近期密集出台的氢能补贴和认证标准,沙特、澳大利亚的大型项目规划,共同印证了这一技术路线的全球共识 。当电解槽效率提升与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形成合力,绿色氢能正在重塑全球能源竞争的底层逻辑。
随着赤峰工厂的投产,中国在光伏、电动汽车、储能电池之后,又在绿氢领域树立起新标杆。这场能源革命的竞赛中,谁能掌握规模化、低成本的绿氢生产技术,谁就可能主导未来数十年的全球能源秩序。远景能源的实践,无疑为这场竞赛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注脚。
参考来源:
https://carboncredits.com/chinas-envision-energy-launches-worlds-largest-green-hydrogen-and-ammonia-plant/
分析师:郭丰
原创所属: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