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年均减排二氧化碳六千余吨
碳道小编 · 2025-10-28 18:10 · 阅读量 · 58
摘要:黑龙江“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年均减排二氧化碳六千余吨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6年获评国家优秀。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表示,黑龙江省重点聚焦四方面,推动生态环保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以“生态防线”提升“民生高线”,绘就幸福龙江的温暖底色。黑龙江省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环境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常态蓝”成为天空新标签,通过推进清洁取暖、淘汰燃煤小锅炉等举措,2024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较2020年提高1.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0.6微克/立方米。
“清澈水”描绘北国新画卷,连续3年开展以松花江流域为重点的入河排污口整治,2024年全省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率较2020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松花江干流水质改善为优等级并稳定保持3年。
“健康土”守护家园安心田,基本实现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市县全覆盖,125个县区给耕地“贴标签”,土壤环境质量按类划分并实行分类管控。完成1800多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和3000多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从源头上防治农田土壤的污染,让乡村“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
二是以“生态价值”催化“经济增量”,激活绿色发展的龙江引擎。做好环保源头引领的“服务文章”,建立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和环评提前介入,从源头引领产业绿色布局,催生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绿色动能转换,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以来,黑龙江省99家重点排放单位积极参与,大兴安岭生态林造林碳汇项目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林造林碳汇项目,年均减排二氧化碳6000余吨。
三是以“生态法治”划定“发展边界”,树立依法治理的龙江实践。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紧密结合省情特点,先后出台水污染防治等一批富有龙江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15项地方标准,创新形成环境司法联动、流域生态补偿、环保信用评价等制度“组合拳”。
四是以“生态智慧”赋能“治理变革”,贡献科技护绿的龙江探索。建立环保数字督察、松花江干流视频监控监测等数智化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高效分析并推动智能决策。这一“智慧环保”体系实现了对环境的实时感知、智能预警和精准治理,推动生态环境监管从“人防”向“技防”“智防”升级。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