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获国际认证的省级电碳因子数据库来了!
碳道小编 · 2025-11-21 08:11 · 阅读量 · 125
摘要:首个获国际认证的省级电碳因子数据库来了!
11月15日,由国电南瑞支撑国网江苏电力建设的电碳因子数据库,成功通过国际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S)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国际认证的省级电碳因子数据库。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江苏电力电碳因子数据库在算法符合性、数据准确性、管理规范性方面,满足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经深入核查与专业研判,SGS充分认可国网江苏电力电碳因子数据库的技术优势,及其在企业碳排放核算、政府政策制定、产业低碳布局中的实用价值。作为技术支撑核心力量,南瑞舒印彪院士电碳协同技术研究团队凭借长期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为数据库的构建与优化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其科研实力与产业转化能力再次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为后续推动电碳协同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网江苏电力电碳因子数据库
时间波动性。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发电量逐年提高,由于绿色电力的时变特性,以及与电网动态交互作用,造成电碳因子也随之呈现显著的时间变化,主要体现在全年季节性波动和日内周期性变化。
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决定了能源结构的基本格局。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倾向于发展煤电,水能充沛区域侧重水电开发,而风光资源优越地带则优先布局可再生能源。基于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电碳因子存在区别。

电碳因子的时空波动性
电碳因子(Electricity Carbon Emission Factor)是指单位电量应承担的碳排放责任,可用于量化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和产品碳足迹,在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优化低碳生产决策中起到积极作用。我国自2013年以来共计发布十批次年度各类型电碳因子值,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电碳核算难题。随着欧盟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和新电池法案颁布实施,GHG Protocol(温室气体议定书)等相关国际标准对电碳因子提出了精细化要求,美国、英国和芬兰等国家加快高颗粒度电碳因子实践与验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库研究与建设工作,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对电碳数据管理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
来源: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