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碳达峰试点(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方案

碳道小编 · 2025-11-21 08:11 · 阅读量 · 125

摘要:《国家碳达峰试点(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方案》发布

近日,《国家碳达峰试点(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标志着黔南高新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方案》旨在为全国同类型园区,特别是磷化工产业集聚区实现碳达峰目标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资料图

《方案》明确,黔南高新区碳达峰试点的核心定位是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特色,系统构建“产业绿色升级、能源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突破、磷石膏高值利用”四位一体的绿色低碳发展体系,根本扭转磷化工产业链高耗能、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奋力打造全国磷化工产业绿色转型标杆和磷石膏高值化利用创新高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园区级“双碳”解决方案。

根据《方案》设定的总体目标,到2030年,黔南高新区将实现能源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低碳高效现代化磷化工产业基本建立,多元互补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初步建成,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顺利完成碳达峰目标。配套的具体指标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3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0%,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增至400兆瓦,磷石膏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等。

为实现这一系列目标,《方案》部署了五大重点任务: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通过推动磷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协同发展,构建从磷矿采选到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完整绿色产业链。积极打造多层级绿色制造体系,目标到2030年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8家左右,并努力创建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同时,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管理+服务”智慧化园区。

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提升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400MW。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推动煤电功能转型,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购买绿电绿证。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引导资源向优质项目倾斜,并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保障。

构建资源循环产业体系。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氟、硅、碘等伴生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打造磷石膏多元化利用模式,拓展其在新型建材、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应用,完善“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新型建材—生态修复”产业链,力争实现磷石膏综合消纳量与产生量动态平衡。

全面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扩大磷石膏制品等绿色建材使用。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大力推广电动重卡和新能源汽车。提升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水平。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强工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在重点行业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并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努力打造“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

在支撑体系方面,《方案》强调科技创新与政策创新双轮驱动。将依托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同时,探索建立园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制度、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绿色金融模式,并实施碳排放预算管理,将碳表现与要素配置挂钩。

为确保试点建设取得实效,黔南高新区将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责任落实,深化区域合作,并建立严格的监督考评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精准落地,为全国提供行之有效的“黔南高新区方案”。


来源:贵州日报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