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道】SBTi发布新版本企业净零标准草案,CDR成为关键词

碳道小编 · 2025-04-03 16:04 · 阅读量 · 139

摘要:【碳道】SBTi发布新版本企业净零标准草案,CDR成为关键词

3月底,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发布了期待已久的企业净零标准更新草案(CNZS v2.0)。

企业净零标准2.0版草案的主要内容

从雄心壮志到取得成果:加强问责制和认证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达到自己的目标期限,并且关注点从雄心壮志转向取得成果,该标准草案引入了一种新的验证模型——为激励和认证气候行动提供了一个端到端的框架。此模型将指导公司设定基于科学的目标,在目标周期结束时评估和传达进展并为下一个周期设定新目标。目的是实现和加强问责、认证和持续改进。

根据公司规模和地理位置量身定制的要求

本标准草案根据公司的规模和地理位置为其提供了更加量身定制的要求。引入了两个类别:

  • A类公司(在高收入地区运营的大型和中型公司)必须遵循所有标准。
  • B类公司(在低收入地区运营的小型和中型公司)将一些标准变为可选项从而获得更大的灵活性。

这种分类旨在推动所有类型的公司参与气候行动,同时对规模、资源和运营环境的差异客观对待。

增强范围3目标设定框架



本标准草案没有使用原标准固定目标设定边界(短期目标为67%,长期目标为90%),而是明确鼓励企业优先采取行动,解决其价值链中最相关的排放源。草案知晓获取价值链活动的主要排放数据存在挑战,因此更加重视非排放指标和目标,例如针对与全球气候目标保持一致的实体和活动的购买份额或来自净零排放产品和服务的收入份额。

采用更细致入微的方法来证实目标的进展

企业目前在建立可追溯性和获取价值链活动的主要排放数据方面面临挑战,因此草案提出了一种更细致入微的方法来证实间接排放源(范围2和3)的进展。草案继续优先考虑直接缓解措施,例如通过实施效率措施或转向低排放供应商、商品或产品来减少排放。

当无法建立对价值链中特定排放源的可追溯性时,企业可以依靠“活动池”级别的排放数据和干预措施来评估一段时间内的绩效并证明其目标的进展。比如“上游供应池”,企业从中采购特定商品的供应棚,或“下游活动池”,如为企业推向市场的产品供电的电网。当目前无法追溯到特定排放源或活动池或在解决排放源方面仍然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时,草案承认间接缓解措施在推动与公司价值链相关的转型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且可与直接缓解措施相媲美作为解决间接排放的一项有时间限制的措施

总的来说,草案通过可追溯至排放源、活动池的干预措施,或在某些有限情况下通过临时间接减缓措施以证实目标的进展。

超越:促进企业气候融资

草案将继续关注减排层次,优先考虑减少公司运营和价值链中的排放。

虽然当前版本的标准(版本1.2)建议公司通过超越价值链缓解(BVCM)超越其SBT,但草案旨在通过表彰那些不仅设定SBT以减少其运营和价值链中的排放,并为在进行净零转型时承担起解决排放到大气中的排放影响的责任的公司提供更强有力的激励。



碳移除(CDR)目标的新方法

草案还设定了碳移除目标以帮助减少残余排放。企业可以在实现净零排放的道路上增加高完整性的碳移除行动。更新后的标准正在考虑三种选择:

  • 在承诺减排的同时,强制设定碳移除目标
  • 在企业战略中认可自愿的碳移除努力
  • 允许企业灵活处理其残余排放

选项1和2都要求设定特定碳清除目标,定义为净零排放年份预计残余排放量的百分比。在这些选项下,残余排放量基于公司的范围1排放量。目标百分比每五年定义为一个“里程碑年”,并使用一种方法来计算里程碑之间的目标百分比。确切的百分比取决于达到耐久性阈值的方法。到2050年,100%的残余排放量将由CDR覆盖。选项1和2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强制行为与自愿行为。

选项3的不同之处在于,允许额外的减排和CDR来解决残余排放问题。公司可以选择减少超出其科学目标要求的排放量使用碳移除,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解决预计的残余排放量。符合CDR覆盖条件的残余排放量百分比每年都在增加,与选项1和2一样,到2050年将覆盖100%的残余排放量。

另外,草案对CDR的耐久性也有一定的要求。企业购买CDR以达到最低耐久性阈值有两种选择:①选择 “同类”框架,其中存储的耐久性与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寿命相匹配。例如,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在数千年,因此可以使用耐久CDR(>1000年的存储,在标准中称为新型CDR)来解决。临时CDR(>100年的存储,在标准中称为传统CDR)可用于解决其他短暂温室气体(如甲烷)的残留排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按温室气体类型报告排放量。②是逐步增加耐久CDR相对于临时CDR解决的残余排放量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必按温室气体类型报告排放量。

这项提案是一个重大变化。它旨在将更多的碳移除解决方案纳入企业净零战略。这一转变可能会促进对直接空气捕获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技术的投资



总结

总体而言,虽然新的《企业净零排放标准》草案标志着在加强企业气候责任方面迈出了更加严格的步伐,包括限制碳排放的范围和巩固对可靠的价值链外减缓方法的支持,但挑战依然存在:

  • 平衡雄心和可行性可能很困难。一些企业可能会发现很难满足新规定,尤其是在范围3排放跟踪方面。
  • 确保高完整性的碳清除。拟议的碳清除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严格的验证和持久性标准。
  • 行业适应性。公司需要时间和资源来适应新的报告和合规标准。

相信SBTi在后续的公众咨询和讨论中会更加深入研究相关问题,预计第二稿和咨询程序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并由企业进行试点测试。


更多信息参见文件

《SBTi 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 Version 2.0 - Initial Consultation Draft with Narrative》.pdf



分析师:郭丰

原创所属:碳道

热门评论
会员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