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第三日(11月12日)争议仍存
碳道小编 · 2025-11-13 17:11 · 阅读量 · 286
摘要:当地时间11月12日,COP30进入第三日,会场曾因场外冲突暂时关闭后重新开放。当日多项成果落地,包括首个信息诚信宣言、巴西获气候基金注资、启动森林修复特许经营项目,新加坡发布第6.2条碳信用协议等。谈判聚焦单边贸易措施、气候融资等分歧议题,但各方尚未形成共识,全体会议推迟至周六。以下为具体内容。(文中时间为贝伦当地时间)。

(图源:UNFCCC,各国代表参会)
1. COP30达成里程碑式宣言 信息诚信首次获优先关注
周三,全球气候变化信息诚信倡议组织在COP30上发布了《气候变化信息诚信宣言》,确立了国际社会共同承诺,应对气候虚假信息,并促进有关气候问题的准确、基于证据的信息。宣言承诺签署国将根据国际人权法和《巴黎协定》的原则,在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级促进与气候变化有关信息的诚信度。该宣言由全球倡议咨询小组的民间社会成员合作起草,目前已获得11个国家的认可,分别是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智利、丹麦、芬兰、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典和乌拉圭。
根据该宣言,签署国承诺:
根据国际人权法,包括言论自由标准,促进与气候变化相关信息的诚信度。
支持构建多元化且具有韧性的媒体生态系统,以确保对气候和环境问题进行准确可靠的报道。
支持将信息诚信承诺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气候赋权行动议程。
通过促进所有人公平获取准确、基于证据且易于理解的信息,来推动知情且包容的气候行动。
加强合作和能力建设,以应对信息诚信面临的威胁,保护报道和研究气候问题的人员。
宣言官方链接:
https://www.unesco.org/en/information-integrity-climate-change
2. 巴西气候基金再添5亿美元
美洲开发银行(IDB)、巴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BNDES)以及巴西环境与气候变化部(MMA)宣布向巴西国家气候变化基金(FNMC)注资5亿美元。此举旨在深化三家机构间的协作,共同制定通过FNMC资源为项目提供融资的联合计划。
3. COP30遭遇首次关键考验 分歧议题成谈判焦点
大会初期避开了议程之争,将单边贸易措施、气候融资义务、气候计划响应及排放报告等争议议题纳入主席国主导的非正式磋商。截至周三会议结束,谈判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各方分歧依然显著。非盈利组织350政策副总监安德烈亚斯・西伯指出,首日顺利开局得益于主席国的协调能力,但全体会议可能出现首次交锋。欧盟谈判代表雅各布・沃克斯曼强调,分歧并非南北(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阵营对立,而是各谈判集团对议题是否纳入成果文件存在不同意见。
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与欧盟等方呼吁跟进全球盘点成果,推动主要排放国强化行动,坚守1.5℃温控目标。欧盟同时重申将履行COP29达成的气候融资承诺。而印度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则更关注发达国家气候融资义务与单边贸易措施,反对扩大气候目标相关讨论范围。
巴西已举行多场非正式磋商,计划将磋商进展转化为决策草案,但目前尚未形成共识,因此下一次全体会议推迟到本周六举行。随着各国部长下周抵达会场,这场聚焦分歧议题的谈判将进入更关键阶段。
4. 巴西启动首个联邦特许权项目
巴西政府启动了首个国家公共森林修复特许经营项目,其收入来源基于碳信用的售卖。
5. 阿曼推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平台
阿曼正式推出国家温室气体(GHG)清单平台。该平台的核心目标是为阿曼的国家自主贡献(NDC)、双年透明度报告(BTR)以及《巴黎协定》第6条相关合作提供支持。作为中东地区在气候治理中的重要举措,该平台将强化阿曼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统计与披露能力,为其工业脱碳、净零转型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助力全球气候谈判中的信息透明与合作推进,彰显了阿曼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实际行动与承诺。
6. 新加坡联合两大机构发布第6.2条碳信用协议
新加坡国家气候变化秘书处(NCCS)携手Gold Standard与Verra正式发布最终版《第6.2条碳信用协议》。该协议为各国政府搭建了核心框架,支持其借助现有独立碳信用核证项目,高效推进国家气候目标落地。作为COP30重要成果之一,协议覆盖美洲、亚太、欧洲中东非洲等多个地区,聚焦自愿碳市场治理与基于自然的碳汇领域,将为全球气候合作与净零目标实现提供关键支撑。
7. 加州在峰会上拓展多国气候合作 重申美国气候合作承诺
美国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民主党)出席COP30期间,签署多项谅解备忘录(MoU),深化与多国及地方政府的气候合作。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与尼日利亚达成协议,将在温室气体减排、低碳交通、可持续货运、可再生能源开发及低碳贸易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州还与巴西帕拉州签署备忘录,加强野火防控与应对合作,纽瑟姆同时与巴西原住民部长探讨了原住民社区在气候行动中的作用。此外,加州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重申气候合作承诺,聚焦可再生能源利用与低碳技术研发,双方曾于2018年签署相关备忘录。荷兰气候特使透露,已与纽瑟姆商讨加州加入荷兰牵头的化石燃料补贴淘汰联盟事宜。
8. ICVCM发布原住民及地方社区碳市场参与战略
在会议期间,代表原住民及地方社区的ICVCM正式公布全新参与战略。该战略聚焦两大核心目标,一是将社区权利与发展优先级纳入国际气候融资核心,二是剔除碳市场中的低质量项目。战略的推出旨在强化原住民及地方社区在全球碳市场中的话语权,推动气候资金更精准落地,同时提升碳项目质量,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多元参与力量。
9. 欧盟在COP30明确:对PACM碳信用无官方偏好 开放多元标准
欧盟官员在COP30相关活动中表示,尽管外界普遍预期欧盟会倾向采用《巴黎协定》6.4条(PACM)下生成的碳信用来推进2040年气候目标,但欧盟并无相关官方偏好。欧盟方面强调,其在碳信用标准选择上保持开放态度,将接纳其他符合要求的标准。此次表态涉及国际气候谈判、基于自然的碳汇及自愿碳市场发展等多个领域。
10. LEAF联盟在COP30签约首个亚洲买家
自愿碳市场(VCM)领域的碳信用买家团体LEAF联盟宣布,成功签约其首个亚洲地区买家。这一合作标志着LEAF联盟的全球布局进一步拓展至亚洲市场,为亚太地区参与基于自然的碳汇项目(如林业碳汇)搭建了重要桥梁。作为聚焦生物多样性与净零目标的合作平台,此次亚洲买家的加入,将助力区域内碳信用交易的深化发展。
11. 2030年代中期气候融资缺口或达26万亿美元
周三,COP30会议发布一份新讨论文件显示,若不尽快采取行动,到2036年全球气候融资缺口可能达到26万亿美元。文件指出,尽管各国政府日益将国内优先事项置于首位,但仍能找到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有力动力。
12. 1.3万亿美元气候融资目标半数可由私人投资者承担
联合国一独立咨询小组指出,全球1.3万亿美元的公私气候融资动员目标中,半数资金可由私人投资者提供,且可能通过碳市场筹集。该目标聚焦气候行动推进,资金将助力全球净零转型、自然相关碳项目等多个领域。此次提议为COP30气候谈判提供重要参考,有望撬动更多私人资本参与气候治理,为全球气候融资缺口填补注入新动力。
13. 墨西哥发布新气候计划 首次设定温室气体排放绝对上限
会议期间,墨西哥批准了新的国家气候计划,这是该国首次为温室气体排放设定绝对上限。根据更新后的国家自主贡献(NDC),墨西哥承诺,到2035年,仅依靠国内资源将排放量控制在3.64亿至4.0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若有国际支持则降至3.32亿至3.63亿吨,较照常情景减排超50%,以助力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该计划涵盖减排、适应等五大核心内容,融入气候安全、社会韧性等理念,但因仍支持化石燃料产业,其目标实现面临结构改革与投资挑战。
14. 2035年新NDCs未推动1.5℃温控目标
根据周三COP30期间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尽管各国提交了新一轮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s)文件,但全球限制升温1.5℃的目标进展甚微。报告指出,当前全球气候行动雄心几乎没有实质变化,世纪末全球升温预测仍维持在约2.6℃,与 1.5℃温控路径存在显著差距。
15. 哥伦比亚牵头多国推动化石燃料转型宣言
据会议一份草案文本显示,哥伦比亚正牵头多国拟定一份专项宣言,聚焦化石燃料转型议题。
该宣言专门针对摆脱化石燃料的转型路径制定相关内容,目前已进入多国协同推进阶段。作为联合国气候谈判的重要议题,化石燃料转型关乎全球净零排放目标实现,涵盖工业脱碳、能源电气化等关键领域。
以上为第三日主要会议进展,更多COP30及碳市场相关资讯解读,请关注碳道公众号,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
分析师:郭丰
原创所属:碳道
未经同意禁止转载